财经纵横

新饮水标准即将实施 水质控制风险凸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1日 16:51 银行联合信息网

  摘要:全国大多数城市被“资源型缺水”或“水质型缺水”、或两者同时存在所困扰,供水企业在两种性质“缺水”中面临着经营困境。在水质问题上,有的企业采取“水源逃避”政策,然而管理困难、成本剧增和亏本经营等不良后果接踵而来。2006年底,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了经修订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13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方法国家标准,这表明了水质目标的方向,与此目标方向不符的企业将处于相对劣势。

  据统计,目前全国基本符合标准的水约30%,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城市中,77.8%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根据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和水性疾病”调查结果,饮用水质差已构成威胁12亿人口生存的尖锐问题。参加这项调查的专家指出,肿瘤病、慢性病人数增加,与饮用水关系甚密。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饮用水质量存在的隐患,主要表现在水源污染和管网污染两个问题。原水是供水企业产品的原料,水源水质的优劣是直接关系到供水水质的好坏。引入原水后,净

化工艺则对水质起着关键作用。净化工艺的目的是以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把原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和出厂水中所允许的污染物之间的差额去除。因地制宜改进完善净化设施,确定净化工艺是“硬件”提供确保出厂水质的前提。自来水有其特殊性,其生产经营用户使用的连续性,销售环节不可分割性,即产、供、销的一体性,确保每道工序水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常性生产运行的重点就是要确保各个工序中浊度、细菌和余氯达到目标要求。

  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水厂提供的自来水基本符合卫生标准,而污染问题主要出自管网和二次供水的输送过程,如高位水箱污染、贮存罐生锈、水管老化、管道不合理形成的污水渗漏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饮用水质。

  各种相关问题的浮现使我国饮用水水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06年12月29日,国家标准委和

卫生部联合发布了经过修订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13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方法国家标准,并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这些标准首次发布于1985年,本次均为第一次修订。《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属强制性国家标准,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并对原标准35项指标中的8项进行了修订。

  新标准中,水质门槛比现行标准增加了71项指标。标准要求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其中的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感官性状良好、经过消毒处理等。13项生活饮用水检验方法标准均属推荐性国家标准,包括总则、水质分析质量控制、无机非金属指标、金属指标、有机物综合指标、有机物指标农药指标等,是《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实施的重要保证。

  银联信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越来越关注,同时合成有害污染物种类不断增加,对健康造成重要威胁。因此,进一步提高供水水质标准是供水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综观十多年来的水源水质恶化情况,全国大多数城市被“资源型缺水”或“水质型缺水”、或两者同时存在所困扰,成为供水企业的一大“难点”。一旦水源被污染到无法生产经营时,只能由政府指令。供水企业出于无奈,迫不得己化大力气(耗费巨大物力、财力、人力和日常管理精力)采取“水源逃避”政策。然而一旦水源恶化,常规处理难于胜任,而改善水源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深度处理建设的资金和随之所需要提高的水价,一时难于解决,同时水源有机物污染日益严重。事实证明,水源的二度污染、管理困难、成本剧增和亏本经营等不良后果接踵而来,供水企业的正常经营必然受到影响,严重者甚至危急企业生存。

  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我们认为水质问题的解决仅仅靠新标准是难以实现的,但新的标准表示一种水质目标的方向。目前的大部分自来水公司与原来的水质标准尚欠一段距离,更谈不上符合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了。随着新标准的实施,其配套细则必将越来越明确,若供水企业不具备较强的水源保护意识、较为先进的净化技术、合理高效的网管配套管理维护与化验管理,必将在水质严控大潮到来之时处于相对劣势。以上因素同时也降低了企业投资价值,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而言,其面临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呈增长趋势,且易将风险转嫁给相关商业银行。

  [本文由银行联合信息网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