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外资银行饕餮中国:金融解冻前的盛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 15:18 《国际融资》

  ● 2006年外资与中国银行

  在金融全面开放前的过渡时期,为了抢占先机,以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外资银行通过参股和扩张网络的方式加紧抢滩,从而使中国银行业市场形成激烈的竞争格局

  -赵勇

  2006年对外资银行来说是极其关键的一年。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将在年底前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并取消对外资银行所有权、经营和设立形式采取的非审慎性限制措施,实现对外资银行的国民待遇。金融“解冻”前夕,为了抢占先机以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外资银行通过参股和扩张网络的方式加紧了对中国市场的抢滩,一场外资银行饕餮中国的盛宴拉开帷幕。

  参股中资:现实的选择

  虽然外资银行资金实力雄厚,具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但是仅占中国银行业2%的市场份额。尽管在竞争中赢得了一部分客户,但与中资银行98%的市场份额相比,仍然微不足道。所以对外资银行来说,现实的选择就是参股中资银行,借助中资银行已有的市场网络拓展业务,扩大市场份额。其实,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参股从1996年亚洲开发银行入股光大银行就已经开始了,但大规模参股中资银行,却是最近一二年的事。2005年3月,荷兰国际集团全资子公司ING银行和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分别出资17.8亿元和4.47亿元,购买北京银行19.9%和5%的股权;2005年4月,澳洲联邦银行斥资6.25亿元,获取杭州商业银行19.9%股权,成为除国有股外第一大股东;2005年6月,美国银行和新加坡国有投资公司淡马锡分别投资25亿美元和14.66亿美元购入中国建设银行9.0%和5.1%的股份;2005年8月,英格兰皇家银行集团联合美林公司和香港富豪李嘉诚组成财团,斥资31亿美元持有中国银行10%的股份;2005年10月,亚洲开发银行宣布出资7500万美元入股中国银行0.24%的股份;同月,法国巴黎银行与南京商业银行签署协议,出资7.05亿元,从IFC和其他中资股东手中购得该行19.2%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同样在10月,德意志银行联手欧洲著名的私人银行萨尔·奥彭海姆银行,出资26亿元人民币,向

首钢、山东电力等18家华夏银行股东购入华夏银行5.87亿法人股,占华夏银行总股数的13.98%;2006年7月,澳大利亚第三大银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简称“澳新银行”)完成了1.2亿美元收购天津商业银行20%股权的交易,成为当时首家在中资银行持股比例达到20%的外资银行;2006年8月,杭州市商业银行向亚洲开发银行定向增发近5%股份,加上1年前前者向澳洲联邦银行集团出售的19.92%的股份,杭州市商业银行成为国内外资股份比例最高的商业银行;2006年10月,摩根士丹利成功并购总部位于珠海的南通银行,从而获得了商业银行执照,扩大了其在中国的产品和服务范围;2006年11月,广东发展银行与美国花旗集团牵头组织的国内外投资者团队签署了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花旗集团与IBM信贷、中国人寿、国家电网、中信信托、普华投资等国内外企业组成的投资者团队共出资242.67亿元人民币,认购重组后的广发行85.5888%股份。其中,花旗集团持股20%,与中国人寿、国家电网共同成为广东发展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同月,澳新银行在上海与上海农村商业银行正式签署收购股权的协议。根据协议,澳新银行将收购上海农商行20%的股权,并提供专业技术和管理资源;2006年12月,西班牙银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简称“BBVA”)决定以5.01亿欧元购买中信银行5%的股份,以4.88亿欧元投资中信国际金融控股公司(该公司100%持有中信嘉华银行),并将于2007年3月完成此项交易。

  扩张网络:更大的野心

  通过参股中资银行,外资银行拓展了品牌资源、网点资源和客户资源,在华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近几年,外资银行资产、存款和贷款的年增速均在30%以上。不仅如此,外资银行还获得了巨额利润。例如,2005年汇丰银行内地业务较上一年度增长9倍,内地战略伙伴的贡献达到了利润的70%;苏格兰皇家银行所持中国银行的股权价值从2005年6月中国银行在香港上市以来增长了2倍,达到47亿美元。但是,外资银行的目标绝不仅于此,它们更大的野心是通过在中国设立代表处和分支机构,全面抢占中国金融市场,以获取更大的经营利润。截至2006年9月底,共有283家外国银行在我国设立了营业机构。随着中国金融“解冻”的日益临近,外资银行加快了扩张的步伐,更多的外资银行开始在中国设立网点。2006年6月,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在虹桥经济开发区开设了一家新型的全能支行;同月,印度第三大银行——阿拉哈巴德银行正式在深圳成立代表处,这也是该银行在海外设立的第一家分支机构;7月,汇丰银行西安分行获准成立;8月,汇丰银行的杭州分行开业;同月,荷兰银行在中国最大的支行落户上海徐家汇;9月,汇丰银行在北京的第4个服务网点北京燕莎中心支行开业,使汇丰银行成为在北京设立网点最多的外资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获中国银监会批准在上海设立分行,成为首家在上海设立分行的加拿大银行;国内首个获得全面外汇业务营运许可的专门从事船舶融资的外资银行——挪威银行上海分行也被批准设立;10月,美国花旗银行在上海、北京和天津设立3家支行;旨在服务中小企业的香港永亨银行继在深圳、上海开设分行之后,又在广州设立分行并考虑将总部从香港移往内地;12月,来自北欧的挪威-冰岛银行宣布在上海开设代表处,提供可持续能源、海鲜食品及近海船运方面的金融服务;日本三井住友银行在上海设立中国战略总部,负责统管三井住友银行在中国开设的5家分店和4家事务所的经营战略,并计划将中国业务的战略策划及人事等部门从东京总部迁至上海,成为首家在中国设立战略总部的日本银行。随着2007年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分行或分支机构的势头将更加猛烈。汇丰银行计划在未来5到10年内,在中国进一步扩大营销网络,开设分支行,拓展

零售业务,将分行数目增加40~50个;恒生银行透露,未来3年将在内地投资10亿元以上,并将分行由目前的14家增至30家;渣打银行表示,2008年前将投资3400万美元,使中国的网点规模突破20家;东亚银行也称其近年将通过购并使其在内地的营业网点增加至25个。不仅汇丰银行、恒生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等世界知名的大银行在中国有强烈的扩张冲动,许多国家的中小银行也表现出对中国市场的浓厚兴趣。如俄罗斯外贸银行希望2007年在上海成立分行,从事结算、贸易融资和放贷,以更好地服务中国的俄罗斯企业、俄中合资企业和俄罗斯境内对华开展业务的企业;凭借小额信贷模式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孟加拉国格拉珉银行的创始人尤努斯也希望同中国政府合作,在2007年将其“乡村银行”的模式搬到中国农村。

  外资银行除了在内地增设机构的“明争”外,自动提款机(ATM)布点的“暗斗”也在悄然进行。为了低成本拓展零售业务,花旗银行和渣打银行开始着手拓展ATM网络。2006年11月,花旗银行与7-Eleven便利店、百佳超市签署了合作协议。到2006年底,花旗银行将增加ATM 30台,总计达到85台。2007年,花旗银行计划将ATM覆盖7-Eleven在珠三角地区的约250家便利店,并进一步推广到华北和华东地区。渣打银行也不甘落后,2006年11月,渣打银行在内地的第一台自动提款机在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的永安百货落户,以为境外卡持有人士提供服务。12月,渣打银行的ATM逐步进入百佳位于广州的14家超市。同时,渣打银行也与7-Eleven便利店签署了合作协议,计划未来几个月内在全国重点城市设立至少20台ATM。可以预计,随着外资银行分支机构的广泛设立和人民币业务的全面开展,ATM设点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