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内外资汽配企业角逐沙场 生死定局牵动银行神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 10:46 银行联合信息网

  摘要:当前,我国零部件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在现有的零部件企业中,80%以上的销售额在一亿元以下,年营业额在一亿元以上的只有130家,50万元以下的却有2700家。生产成本高,行业整体效益低下,良莠不齐的现象突出。另外外资的进入也是行业面临整合的客观必要条件,外资进入国内汽配行业的真实目的并不是要做大国内汽配“蛋糕”,而是要通过收购、兼并等手段来挤出国内企业,最终形成行业垄断地位。

  1月初,由全国工商联汽摩配用品业商会和长沙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06中国汽配行业高峰论坛”在长沙举行。全国工商联汽摩配用品业商会会长霍义光在会上指出,2003年,汽车配件行业销售收入为3000亿元,2005年已达5800亿元,到2010年这个数字将扩大为14000亿元。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本土配件企业带来了百年一遇的发展契机,然而,在汽车进口关税取消、汽配行业新政出台的新形势下,觊觎已久的国际巨头们也早已盯紧了这块巨大的“

蛋糕”。

  缺乏龙头企业

  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雨征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作为汽车产业链中关键一环的汽车配件行业,被预测为今后若干年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国汽车行业以每年平均增加500家企业的数量在发展。截止到2005年,国有及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的总数为6315家。资产总计4227亿元,占汽车工业总资产数的36.6%;2005年,零部件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汽车工业总产值的34.8%,实现销售收入4035亿元,占汽车工业总销售收入的33.9%,利润总额236亿元,占汽车工业利润总额的44.9%。

  数据同时也显示,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的平均规模和产出效益高于国企和民营企业。在百强企业中,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的数量超过一半,达到52家。百强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为6.4%,其中外企为5.2%,中外合资企业为10.65%,而民营企业为5.3%,国企为3.7%。

  近年来,随着“6+3”跨国汽车巨头相继完成在华投资布局,在华汽车零部件生产开始出现本土化浪潮,吸引了一批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来华投资设厂,我国开始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生产工厂。然而,国际巨头的野心远不止于此。日益让业内感到不安的是:巨头们凭借自己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对国内骨干性零部件企业进行收购整合行动。

  外企正加紧蚕食本土企业

  专家指出,在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跨国公司“吃掉”国内龙头企业的举动已经相当明显。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重点企业,一批龙头企业如潍坊柴油机厂,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等被跨国公司紧紧盯住。其中,世界著名的变速箱巨头德国的“ZF”公司正在谋求控股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在轮胎行业,经过数年的并购和整合,原来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中国轮胎业,现在只剩下三角集团、贵州轮胎等几家中资企业,而这几家轮胎企业,也正被包围在米其林、

固特异等跨国轮胎巨头的合资或合作谈判中。

  在外资垄断势力和国内整车厂年年压低采购成本的双重压力下,兼并重组是中国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本土零部件企业数量过多、规模过小、自主开发能力差的痼疾依然严重。这一点在百强企业的收入上也得到了明显的印证。2005年,国内零部件百强企业的销售收入不到世界百强企业的1/10。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沈宁吾表示:“本土零部件企业的整合兼并是一个很难操作的复杂课题,在国内的汽配龙头企业中,称得上‘强大’的极少,现在走跨地区联合重组之路不现实。”

  银联信分析: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尚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规模小、技术落后、缺乏自主研发和创新是首要问题。

  其一、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在我国居销售额前五位的汽车零部件产品中,第一类为轿车前悬架和后桥产品;第二类为汽车万向节、传动轴和轴承;第三类为轿车手动变速器;第四类为微型汽车

发动机;第五类为轿车仪表板和转向盘。这些产品的技术含量均为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且根本不含电子控制技术。

  其二、投资力度不够。据国外企业一般统计,零部件工业的投资应为整车的1.2至1.5倍,而我国只有0.3倍以下,差距明显。

  其三、自主研发能力差也是这一产业存在的明显缺陷。据统计,我国零部件企业开发投入占销售额的1.99%,由于销售额总数较低,开发投入绝对数额很小。而国外企业,除具有较强的用于开发的软硬件设施和装备以外,每年都以企业年销售额的3%到5%(个别可达到10%)进行产品开发。

  另外,外资企业加紧布局国内市场也是诱发汽配行业整合的重要原因。外资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和领先的技术实力,正牢牢地占据着汽配行业的高端市场,而这点市场份额外资企业并不会看在眼里,他们想拥有的是整个国内市场的垄断利润,形成寡头格局这才是外资企业的真正用意。而作为国内汽配企业来说,由于“先天的不足,后天呵护不够”(先天指的是企业发展先天缺乏汽车产业链的基础;后天指的是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外资企业,主要体现在:政府招商引资成主流,在税收方面很多外企都享有“两免三减半”等优惠税收政策。)使得国内汽配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走出被淘汰或被兼并、收购的命运。所以建议银行密切关注汽配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间的收购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做好收放贷工作,以回避由于行业整合所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本文由银行联合信息网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