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邮储转型危与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 10:56 《财经》杂志网络版

  《财经》杂志

  邮储银行的出现可以戏剧性地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状况,但这取决于是否有明确的使命和战略定位、恰当的制度设计及执行力

  本刊记者 张宇哲/文

  2006年的最后一天,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了邮储银行的开业。

  银监会的批文中称,同意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全资方式,出资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即邮储银行),并核准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这多少有点出人意料。此前,外界多认为邮储银行的成立准备工作并没有完成。事实上,获准“开业”的邮储银行至今亦未正式挂牌。

  “什么时候挂牌还没确定——现在连中国邮政集团都未正式挂牌。”国家邮政储备局储蓄部有关人士向记者证实。

  相比其他商业银行,即将诞生的邮储银行有着许多令人垂涎的优势:没有任何历史包袱(不良贷款),坐拥逾万亿元存款及几乎遍布城乡的全国性结算网络。不过,邮储向银行转型亦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即信贷能力的缺位。

  在这样一个独特的背景下,邮储银行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如何解决邮储庞大的资金出口,如何量身定做盈利模式?在业内专家看来,缺乏清晰的使命、战略定位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架构,这些都使得仓促上阵的邮储银行前途布满荆棘。

  据《财经》记者了解,邮储银行的“早产”,恰恰体现了监管当局的思路,即通过派发执照,把邮储银行成立起来以纳入银行监管的视野,使得监管机构能在邮储银行的机构建设、能力培养、转型路线等问题上发挥更主导的作用。

  邮储“断奶”

  邮政储蓄是此前刚成立不久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下称中邮集团)的经营业务之一。

  中国的邮政储蓄自1986年恢复办理以来,已成为一支重要的金融力量。截至2006年8月,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54万亿元,规模仅次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网点超过7.6万个,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成为中国连接城乡的最大金融网。

  按照2005年国务院确定的邮政改革方案,邮储银行是由中邮集团公司控股或全资拥有的子公司,其行业监管部门是银监会。不过,邮储银行从邮政系统独立出来专业化经营之后,邮政系统普遍担心,以往靠邮储利润补贴邮政业务的方式何去何从?国家财政对于邮政业务承担的普遍服务义务将给予何种形式的补贴?

  1998年之前,邮政亏损主要由电信业务的盈利弥补。1998年邮政与电信分家后,国家曾出台了针对邮政部门的“8531”补贴计划。按照此计划,国家从1999年到2003年的四年内,分年补贴邮政部门80亿元、50亿元、30亿元、10亿元,到2004年已全部取消。

  2003年之后,邮政系统的利润主要来自邮政储蓄。在现行邮政业务仍有严重亏损的现实下,邮储的收入实际上成为国家对邮政的一种“隐性补贴”。据业内粗略估计,一旦邮储从邮政主业中剥离,整个国家邮政系统将减少30%的收入,有些基层乡镇,这一比例甚至高达60%至70%。

  根据2005年制定的邮政改革方案,邮储银行组建并纳入银监会监管体系后,邮政将不再依赖邮储利差收入这一隐性补贴,邮政的普遍服务亏损重新需要国家财政补贴。《财经》记者获悉,根据邮政体制改革方案的精神,财政部已于2005年起恢复对中国邮政的补贴,建立了临时补偿机制,2005年、2006年度共计补贴近50亿元。但这是否能完全弥补邮政亏损,以及邮政还在多大程度上依赖邮储收入,外界不得而知。

  “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的正式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财政部经济建设司有关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现在清产核资还没有结束,资产不好界定,邮储和邮政仍是一个合并报表,还没有独立出来。”国家邮政储汇局一位官员表示。专家分析,业务剥离牵涉到整个邮政系统的利益分配,这也是邮储银行迟迟未能正式挂牌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眼下如何合理安排运用巨额邮储资金,才是邮储银行的燃眉之急。“2007年、2008年将是邮储发展最困难的时期。原来上存央行的存款转出和存款利率升高,形成对储汇业务收入增长的巨大压力。”在不久前的全国邮政储汇局长座谈会上,国家邮政局的一位高层坦言。

  燃眉之急

  邮储业务自1986年恢复以来,长期以来执行只存不贷、资金转存央行享受无风险利差的政策。到2003年8月后,央行才允许邮储资金“新老划断”,其旧有资金仍然转存央行,新增资金可自主运用,但渠道非常狭窄,仅包括购买债券和大额协议存款。后者由于受近年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影响,收益率在不断下滑。

  按照有关规定,在2003年8月“新老划断”之前,原有的“老存款”可以继续按4.131%的利率转存人民银行,此后新增的储蓄存款资金由邮政储汇局自主运用,新增存款转存人民银行的部分,利率降低为1.89%,邮储资金收益率因此大受影响。加上存放央行“老存款”转出的金额不断增大,邮储原有靠利差盈利的局面将难以为继。

  至2006年8月,邮储的自主资金运用余额超过8000亿元。根据2005年出台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邮政储蓄存在央行的8290亿元必须按比例分五年转出,这意味着2007年、2008年将分别有1658亿元和2072亿元资金进入邮储自主运用资金账户。

  按此计算,2007年邮储自主运用资金余额将突破10000亿元大关,2008年将超过12000亿元。加上新增储蓄资金,自主运用资金账户上的余额还会更加惊人。

  面对巨额自主资金的压力,邮政储蓄的发展正在陷入尴尬境地。2006年以来,银监会先后批准邮储开办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的部分试点、同业存款和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投资、银团贷款、代理开放式基金销售等多项业务。

  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是邮政储蓄恢复开办以来首次推出的零售信贷业务。2006年3月开始,银监会陆续批准邮储在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浙江等13个省份开展试点——客户可以用自己在邮政储蓄的存单申请贷款,也可以用他人的存单申请贷款。

  据悉,截至2006年10月底,邮储系统13个试点省(区、市)局累计发放贷款5.5亿元,结余贷款2.25亿元,目前尚未形成规模。

  据邮储银行信贷部人士透露,目前其他信贷业务暂无进展,比如银团贷款等。实际上,邮储的大部分资金仍用于投资债券和银行存款。

  上述做法并未能解决邮储资金运用的燃眉之急。在邮储向商业银行转型的过程中,除了从中间业务寻求突破,通过贷款赚取利差收入是必然之选。但由于缺乏审贷经验,又有放贷压力和冲动,业内人士普遍担心,邮储银行如果贸然放开贷款业务,如何避免出现大量坏账的风险?

  进军农村金融

  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邮储系统如何适应信贷和信用卡这些陌生的银行业务,顺利向银行改造,是当前最紧要的任务。

  按照邮储银行的公司章程,银行成立后,将继续依托邮政网络经营,按照公司治理架构和商业银行管理要求,建立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实行市场化经营管理;与其他银行一样,邮储银行在机构、业务和高管人员等方面,将依法纳入银行监管体系,并实行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审慎监管。

  章程亦描述了邮储银行的市场定位,即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多位专家认为,邮储银行的这一定位不够清晰,没有明确邮储银行的使命,即所有者(目前是政府)给邮储银行的任务到底是什么?

  现在,有的政府部门要求邮储银行成立后要担负一定的政策功能,为西北开发和农村资金回流作出贡献;与此同时,其它部门又在强调邮储银行的商业可持续问题。如果使命模糊,邮储银行就会陷入国有银行曾经有过的困境:既不能商业化经营,也无法实现所谓的政策性目标,而亏损可以赖到政府规定的政策性任务上来。只有明确了使命,邮储的战略定位、战略制定才有方向和基础。

  专家指出,公司治理是邮储银行完成使命,制定和执行战略的制度保证。邮储银行如果在这些根本性领域没有突破,草草组建机构,过分关注跟邮储分钱、分房子、分人,等于从一开始就没打好基础。

  过去,邮政储蓄吸收到的存款,除了存放在中央银行,均由各地统一转到邮储银行的前身即国家储汇局,由其统一进行资金运作,是一种批量的中央集权式资金运作。专家指出,只要进行此项操作的人控制得当,并且购买的产品安全,就不会出现太大问题和大量的损失。

  “但是,一旦有了银行牌照可以发放贷款,信贷决策权必然要大量下放到3万多个网点。因为越是小额贷款,就越要由离客户最近的机构决策,甚至包括信贷员决策,比如5000块钱的贷款,可能就会由信贷员拍板。这时,机构控制能力的薄弱性就暴露无遗。”一位专家这样说。

  另外,一些邮政储蓄机构违规经营严重,内控薄弱,资金案件不断发生。在基层网点得到有效治理之前,自上而下的贯彻方式势必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以邮政储蓄的现有人员构成、知识结构以及运作方式来看,邮储部门几乎不具备对贷款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一旦开展银行经营业务,经营风险不可低估。

  为了弥补缺乏审贷经验的短板,邮储已经选择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作为其贷款业务的合作伙伴。2006年6月,邮储与国开行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国开行将利用现有的系统帮助邮储银行放贷;双方在资产管理、资金运用、咨询服务以及劳务、结算等多方面进行合作。但国开行有关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目前,双方的这一合作尚未进入正式操作阶段。

  2006年6月22日,邮储也曾与农发行签订了“协议存款合作协议”,通过协议存款形式,将资金输送给农发行,以实现资金回流农村。对于这些做法,一位商业银行人士认为,这种合作委托的模式不失为一个资金运用的好办法,但是并没有实现向银行转型的目标。

  在世界银行高级金融专家王君看来,刚刚成立的邮储银行,应当充分发掘自有优势,以微型和小额贷款为主要业务特色,覆盖农村金融市场的中高端客户。邮储银行有着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和资金实力、大量的存款人信息数据,可以据此判断借款人的资信、现金流、还款能力。邮储在城市和乡村都有网点,尤其是城乡结合部这种大型商业银行都忽略的地方,完全可以城乡并举,发掘潜在的很好的盈利机会。邮储又有建于1995年的全国邮政计算机网络,到2004年底,邮政储蓄联网已覆盖了31个省份,且能实现城乡联网,这是农信社所不具备的优势。

  王君进一步称,相关的信贷技术也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比如国家开发银行目前正在推广的从德国引进的微小企业贷款,根据规模、还款期限,有不同的贷款产品,可能非常适合邮储。 “针对农村金融的信贷模式和以往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信贷技术,是完全不同的。邮储需要具备一定的信贷产品自主创新能力,这需要大量的学习、培训和引进人才。”

  邮储银行的出现,可以非常戏剧性地改进农村金融的供给状况,但这将取决于其准确的战略定位、相应的制度设计及

执行力。否则会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总之,对于邮储银行,挑战和机会同样是巨大的,就看怎样去面对和把握。”王君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75,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