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中小企业票据市场繁荣背后隐藏巨大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 13:44 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信息网

  摘要:近年来,票据融资业务迅速发展,不仅带动了银行传统业务的发展,也有效拓展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但是,在票据市场繁荣的背后,也呈现出违规操作等诸多问题,给银行资产带来极大风险。因此,有关部门必须给与足够的重视。

  票据融资是企业开拓融资的重要渠道,也是商业银行大力拓展经营、提高效益的重要领域。票据业务的迅速发展,在带动银行存贷汇等传统业务的同时,还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然而,在大量票据融资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违规票据融资行为,给银行资产带来极大风险。

  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全国票据融资余额年均增长逾70%;在2005年新增2.4万亿元贷款中,新增票据融资比例占到两成,有些省份和地区达三成。今年虽然实行紧缩政策,但三季度末,票据融资余额同比仍增长了13.5%。在票据业务中,中小企业票据融资年平均增速达到20%以上。

  中小企业偏爱票据,主要因素在于它的融资成本明显比贷款低,而且申请该业务相对而言便捷快速。从成本而言,票据市场的利率是目前国内唯一属于市场化利率的品种,它的成本完成根据市场供求而波动,而不太会受到政策调节的影响。据了解,目前商业票据最长6个月的利率大约在4%左右,而商业贷款的利率则达到5%至6%左右。

  除了可以降低企业财务费用外,通过票据方式还可以帮助中小企业稳健地收回应收账款。给大型企业销售产品,有些公司往往拖欠货款,有时长达半年、一年也不一定能收回货款,因此应收账款往往积压了企业的资金。而通过票据的方式,可以很快获得资金,由银行和他们去结算,省却了不少烦恼。

  然而,由于票据融资对银行和企业都有重大利益关系,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票据市场呈现出很多违规操作行为,甚至引发重大案件,给银行资产带来极大风险。

  从签发银行看,有的急功近利,对企业提供的商品交易合同或

增值税发票未加严审,就为其签发无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有的为掩盖
不良资产
,对无力支付到期票据款项的企业,继续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由企业用贴现资金归还到期银行承兑汇票款;有的随意放大银行信用,超规定限额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为逃避上级行授额控制,一些经办行或经办部门采取拆分手法,将一笔银行承兑汇票拆成几笔签发;有的擅自放宽保证金收取比例或放松抵押担保条件,为一些资信度不符规定的企业签发汇票。

  从企业方面看,一些小企业按规定并不符合申办银行承兑汇票的条件,但为达到利用票据办理融资的目的,不惜以欺骗手段提供假财会报表、假商业合同、假税收报告、假市场调查,以此提高信用等级,套取办理票据的信用。企业的欺骗行为往往会使其到期不能按时还贷,造成贷款大量逾期使用,到头来银行不得不大量背书垫款,很多银行就是这样被企业“逼上梁山”的。因此,有关部门必须给与足够的重视。

  银联信分析:

  银联信分析师认为,产生票据违规的主要原因:一是票据法规不尽完善。现行《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法规对于银行承兑汇票的规定不很完善,使会计人员在具体操作中难以把握,对贴现、再贴现业务中涉及银行承兑汇票的法律法规也相对较少;二是与日益发展的票据市场相比,相关制度建设滞后。虽然央行陆续出台规章制度,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无据可依;三是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措施不得力,造成承兑中申请人资信调查流于形式,只对票据金额与数量进行核对。还有内外勾结伪造、变造银行承兑汇票,诈骗银行资金形成垫款等,造成潜在的票据风险隐患;四是相关业务人员业务素质低,风险防范意识差。目前银行承兑汇票风险来自多方面,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主观判断。而个别员工识假辨假能力差,违规操作造成的后果也非常严重。

  对于票据融资中的违规操作问题,银联信分析师提出以下防范措施:首先,各

商业银行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和业绩观。坚持合规经营,有效防范风险。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及贴现业务须以真实商品交易为基础,严禁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加强对承兑及贴现业务调查、审查和跟踪检查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业务,杜绝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隐患。

  其次,要重视资信审查,从严履行保证措施。在客户信用等级评定的基础上,对不同等级的客户须按出票金额的对应比例缴存保证金,剩余部分需提供质押、抵押或第三方保证。要强化担保措施,注重风险的补偿效率,在对每笔银行承兑业务都要求100%担保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保证金、质押和抵押的比重,有效控制质押物和抵押物变现能力和变现时效。

  再次,重视预警监督,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法律、制度和规定的行为严肃处理,对因主观责任造成经济损失或声誉损失的行为当事人,给予严厉的经济和行政处罚。只要银行与企业密切协作,相互配合,相关部门制定更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从引发各种票据风险的根源上寻求控制,就能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促进银行票据业务健康发展。

  [本文由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信息网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