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银行业真正的竞争才刚开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 09:07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姜业庆

  “中国银行业真正的竞争还没有开始。”12月8日,由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举办的“后WTO时代中国银行市场”上,来自人民银行、银监会、中国银行的专家一致认为。

  “实际上,真正的‘战斗’会在下一个五年开始,而且从形式、内容、范围、深度和广度上,都是以前不能比拟的。”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指出。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张礼卿认为,未来几年,外资银行进入数量会进一步增加。同时,外资银行将会加剧对高端客户的争夺,并且不会局限于公司业务,特别是在零售领域会与中资银行全面展开竞争。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贺力平认为,银行业开放的影响,从微观的角度将突出体现在:外资银行进入,使一部分国内银行积极地作出反应,而这种反应会给其他行动慢的银行带来压力。另外,在治理结构方面,中资银行过去是垂直体系,现在成立了董事会,整个体系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银行业的领导者、监管者要进行观念上的调整,按照真正的市场原则,在法制的基础上进行监管。“我觉得这个影响不仅非常突出,而且是长远的。”贺力平说。

  谈到中国银行业竞争格局,朱民说,从2003年开始,外资银行更多地通过入股国内银行进行合作竞争,中国几乎所有主要银行都有外资银行参与进来作为外资合作投资者,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这与想象中的外资银行将直接在市场上进行竞争的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另外,外资进入中国最便宜的、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入股中资的中小型银行达到实际的控制权。现在,中国已经出现了外资实际控股的国内商业银行,它们具有相当的网络能力和广泛的网络布局,而这个格局以后还会进一步扩大——因为现在大型的银行已经没有了,但是中型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还是有很多。

  其表现,最突出的莫过于最近不断有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合并成省一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本身有很多外资投入者;另外,新的立法规定外资银行可以在当地注册,而外资银行在当地注册后就变成中国的银行,那时候的购并还有限制吗?

  朱民认为,虽然到目前为止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已经告一段落,但外资银行在中小型银行入股和并购,下一阶段会有更大规模的发展,这将对中国银行业格局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中国

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唐旭指出,银行股份制改革只是个开始。目前,在治理结构上,大的商业银行正处于磨合期,而中等商业银行尚需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同时,在内控方面,国内银行还需要进一步健全,风险管理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朱民预计,下一阶段,外资银行将在经济发达地区与中资银行在人才、高端个人客户、优质企业客户、外汇业务等方面与中资银行展开竞争。在人才方面,中资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一线优秀的营销人员将成为外资银行竞相抢夺的目标对象。在高端个人客户市场上,中资银行的部分客户将流向外资银行。因为外国银行在华分行只能吸收中国境内公民每笔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定期存款,其他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则不受限制。也许,限制外国银行分行从事中国境内公民的人民币业务,正好有利于它们撇清非高端个人客户,而使其专注于高端的目标客户。同时,在对企业客户的竞争中,外资银行可能比中资银行更能赢得优质客户。特别是对那些国际化经营和国际化融资的大型企业来说,外资银行更能满足它们全球结算、全球融资、全球并购的需要。

  “在外汇业务上,中资银行劣势显著。”朱民认为,在外汇业务上,除了结售汇和国际结算,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仍处于绝对劣势地位,特别是在创新型外汇业务上,中资银行甚至处于空白状态。

  “最为重要的是,未来竞争最多的是

知识产权,是创新的竞争。”朱民指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以后一下子就站到知识产权这个高度,花旗、汇丰是最早在中国注册金融产品专利的外资银行。“中国金融市场增长如此之快,中国的产品发展如此之快,而同时我们和外资银行的差距又如此之大,这是不能否认的。”朱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对知识产权的竞争和占有特别重要。尽管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但在知识产权注册方面,整个技术含量、重要程度还是有差别。

  “有了市场,有了产品,但如果没有知识产权,那么归根结底你还是没有自己的技术,没有利润。所以,这个问题在加入世贸组织五年以后,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将变成竞争越来越核心的问题,不但是中国,而且是全球核心问题。”朱民说。

  12月11日,三大银行掌门人论金融开放

  ■竞争是进步的最大动力

  姜建清——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

  中国商业银行是在背负沉重

不良资产包袱的情况下开始直面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的。尽管开放是分步骤分阶段的,中国银行业还是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但5年以后,我们坦然迎来了银行业改革发展的新阶段。竞争是推动中国银行业进步的最大动力。从开始的忧心忡忡到今天的自信坦然,是竞争改变了商业银行的观念。

  ■更关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李礼辉——中国银行行长

  外资银行最突出的贡献是把现代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产品和服务引入中国市场。作为中资银行,我们最大的收获是在竞争中提高了管理水平,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和进步。

  全面开放意味着全方位的同业竞争,尤其是在客户和人才两个方面。在业务市场上,外资凭借先进的产品和服务争夺高端客户;在人才市场上,外资以其有效的激励机制争夺优秀人才。我们正在采取多项措施,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迎接挑战。

  ■我们要不断向优秀看齐

  张建国——中国建设银行行长

  当前中资银行的任务是“继续强身健体,继续打造一流”,为此,有三项举措势在必行。一是加强管理,严格内控。张建国认为,眼下金融生态不理想,改革后的建行管理机制依然较脆弱,员工素质有待提高。这些问题亟须解决。二是调整结构,实施转型。和外资银行相比,中资银行有许多“短板”,比如国际化程度不高、综合经营功能不具备、中间业务占比较低等,因此需要不断调整结构。三是说好中国话,学好世界语。中资银行依然是国有控股,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服务国家大政方针;而作为在国际市场上市的银行,还需要遵从国际标准,服务国际准则。

  我们要不断向优秀看齐。经过各方努力,一批资本充足、内控严密、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员工素质高、获利能力强的中资银行将成为世界级的商业银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