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汽车电子市场外企主导 本土企业亟待突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4日 13:33 银行联合信息网

  摘要:11月20日举行的2006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及技术研讨会上,权威调查机构报告显示,在中国汽车电子市场销售额排名中,外资企业占主导,而中国本土企业则远远落后,前景不容乐观。

  11月20日,举行的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及技术研讨会上,由权威调查机构赛迪顾问发布的报告显示,入围2005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销售额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只有一家中国本土企业航盛电子。这一调查结果与国家统计局2004年发布的中国百强汽车零部件企业名单一致,入围前十的本土企业也只有这家。

  中国的汽车电子市场一直以来被国外的品牌占领主导地位,而本土企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几乎没有什么大的举措,在轿车产量连续几年的急剧增长造就了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的快速兴起的同时,目前规模达600多亿元的新兴市场,并未给本土企业带来多少福音,市场格局也未发生什么根本的变化。

  据赛迪顾问预测,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新兴汽车电子产品在国产汽车中的普及以及汽车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未来5年中国汽车电子产品市场将保持年均25%左右的增长速度,201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2000亿元。

  未来汽车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的潜在市场,在强力地吸引着外企的注意力,纷纷加紧投入积极拓展中国市场。目前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乃至汽车电子的制造都在向中国转移,博世、西门子VDO、爱信精机等一大批国际汽车电子企业也在中国建立自己的销售与制造机构,在中国的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汽车电子制造的聚集地。

  随着市场的壮大,外企市场策略的完善,竞争将日益加剧,本土企业如不提升竞争力,在市场

蛋糕做大的同时,将会被排挤在市场外,而让外资企业独享
美食
。因此,分析我国本土企业问题,尽快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升自主品牌的竞争力是关键。

  银联信分析:

  目前我国汽车电子企业大多数规模偏小,产品单一,且技术含量低,处于产业链的末端,缺少核心技术。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

  首先,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较晚,与欧美日相比,在技术的积累上难以从量变到质变。据全球汽车半导体最大的供应商摩托罗拉估测,中国低端汽车电子产品距世界一般水平的差距约有3年,高端则相差7年以上。而国内机构的估测是相差10到15年。差距主要表现在控制精度和可靠性上,国产电子控制单元的软硬件、传感器、执行器和系统“让人不太放心”,难以进入汽车

发动机ECU等关键器件的配套链。

  其次,国外汽车电子巨头均已进入中国并全面布局,几乎垄断了核心技术领域。例如,汽车发动机等关键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完全被跨国公司垄断,而汽车是一种对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很高的产品,因此本土品牌在技术含量高的汽车电子产品领域市场份额很小。

  再次,汽车电子产品对整车的供给不配套。轿车是汽车电子产品最大的应用市场,而中国的轿车产品绝大多数是国外品牌,这些国际厂商本身就有合作多年的供应商,这也为本土企业进入市场设置了巨大障碍。另外最主要的原因,则是本土的汽车电子产品水平还差了一大截子,无法满足整车厂商的要求,这已成为制约我国汽车电子、进而制约国产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致命因素。

  对策之一,补位空缺,建立完善通顺的产业链。国内的汽车厂商由于弱小,首先就受制于国外的汽车电子厂商,在产品功能提升上难以自主创新,买过来的技术也是国外基本淘汰和落后的技术,且成本相当高,致使其汽车行业发展缓慢。汽车电子厂商缺少一个完善高效的开发体系和开发机制,设计产品还停留在简单的开发一个卖一个的作家电的模式,而汽车电子需要客户化设计,系统概念极强,紧密对应着汽车的需要,因此配套生产的企业,需要加强对整车性能的了解,将上游的汽车生产与下游的汽车电子产品紧密联系在一起,强化汽车产业链的完善。

  对策之二、提升研发体系,合作或自主开发适应产业链的产品,做到供有所需,需有所研。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自主开发的核心技术。在跳过了研发过程,普遍接受“拿来主义”的中国汽车行业,依靠外来技术,只能坐吃山空。最重要的是只能拿来别人淘汰落后的技术,这样在竞争力上将永远处于落后地位,在低端小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当务之急,则是要整车生产开发与配套产品生产开发紧密结合,但由于这类产品开发所具有的特殊难度,其向中国转移的周期会更长一些,电视机等消费类产品和PC产业实现转移的周期是10年,那么高端汽车电子可能就需要二十年或三十年,产业的翻身仗还要经过一段长期的艰苦奋斗,国内企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文由银行联合信息网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