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警惕过度放贷导致的银行信贷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 16:09 银行联合信息网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银行出现了大批的呆账、坏账,其中大部分的金融风险主要与过度放贷有关,以房地产为代表的问题最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汇率升值、经济过热、资产泡沫化等问题导致银行业过度放贷,加大了风险贷款和不良贷款比例的增加,银行业变得十分脆弱。在这样的情形下,不但影响了国家整体经济环境的平稳运行,而且过度信贷扩张对银行自身经营也没带诸多风险因素。

  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是银行过度放贷的主要原因。银行应加强内部管理以应对日益增加的市场风险。经济学家们通常参考货币供应量来判断目前的流动性是否合理。M2就是其中的一个指标。中国的M2增长在6月份下降到18.4%,而5月份这个数字为19.1%。但此数据还是显得偏高。数据表明,银行放贷速度仍旧在快速的增长,银行系统在2006年上半年总共新增贷款2.18万亿元。而问题在于,上半年的这一数字已占到了央行今年2.5万亿元新增贷款目标的87%。显然,流动性增长超出了有关部门希望的范围。流动性过剩的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当前国际收支顺差矛盾仍较突出,银行体系新的过剩流动性仍在产生。目前金融机构资金充裕,采取此措施是为确保银行在资金过剩情况下避险,使银行有稳定、较好的收益。

  银行体系增加流动性的因素仍然较多,

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扩张增加盈利的动机较强,各地上项目扩大投资的积极性也较高。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际收支严重失衡,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占款渠道被动地向银行体系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为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货币政策操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对冲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

  另外,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的系列政策上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原因就在于

能源不合理的价格机制和地方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推动,造成了经济的虚假繁荣,在盲目追求高GDP增长的政绩观的指导下,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难以降温的态势。地方政府往往在降低经济热度上积极性不高,导致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居高不下。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3% ,增幅虽比上半年回落2.5 个百分点,但依然比去年同期加快1.2 个百分点。从新开工项目看,截至9月底,新开工项目15.2 万个,增加2.05 万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86 万亿元,增长7.5%。与此同时,截至9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增幅比7 月末回落1.1 个百分点,但仍然超过了全年计划。近期中行预计今年全年贷款比去年增长13%-14%,这个数字要低于同业水平。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作为投资资金主要来源的银行也存在过度放贷行为。银行在国内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依然助力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银联信分析: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3% ,增幅虽比上半年回落2.5 个百分点,但依然比去年同期加快1.2 个百分点。近期,国务院将固定资产投资回落的基础还不稳固被列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所谓“基础还不稳固”是指政绩观刺激下的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以及由银行盈利模式引发的放贷冲动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过热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问题,这与我国银行过度放贷促进投资增长是有关系的,如今

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在这样的情形下,风险贷款和不良贷款的比例有所增加,银行的过度信贷扩张加大了银行的风险使我国银行业变得十分脆弱。银联信分析师认为,银行放贷量的大增是和国家发展速度分不开的,国家要发展就需要有各个行业的支持,同样各个行业发展也需要资金支持,资金从何而来,除了国家拨款以外绝大部分是要靠银行的信贷支持,所以,如今银行放贷过度这个问题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它引发的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对于银行来说,避免此类问题引发的信贷风险应从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入手,以激励约束机制和问责制度为引导,来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本文由银行联合信息网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