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存款准备金率将第三次上调 流动性泛滥是导火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 15:09 银行联合信息网

  摘要:中国人民银行11月3日决定从2006年11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内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后,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9%。通常被成熟市场经济体视为“巨斧”的存款准备金率,在中国开始成为一个被频繁运用的政策工具。央行这次的上调动力是为了巩固流动性调控成效,收缩资金的流动性。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大力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流动性过剩状况有所缓解。但是,当前国际收支顺差矛盾仍较突出,银行体系新的过剩流动性仍在产生。根据流动性的动态变化,人民银行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巩固流动性调控成效。   

  一、流动性泛滥是诱因

  11月4日,央行副行长苏宁在“2007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上透露,目前财政在央行的存款已达到最高点,预计到年底会有大约5000亿元从央行账户中提取出来,这将促使广义货币供应(M2)和贷款量增加。对此,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曾刚博士解释说,国家财政资金支出将增加基础货币投放,从而增加货币供应的压力,但这只是央行面临的流动性压力之一。此前有舆论称,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成功上市,从境外募集了数以百亿港元计的资金,这些资金结汇成人民币也将增加货币供应。再则,每年年底和年初均为商业银行向企业贷款的高峰期。这些都是现实的货币供应和流动性压力。曾刚解释说,这些压力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大背景是整个金融市场流动性泛滥。自年初以来,这一泛滥状况日趋严重,一个明证是金融市场的长期利率不断走低。流动性泛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巨额顺差的状况得不到缓解。进入中国的外汇资金通过银行结汇兑换成人民币,从而迫使央行被动地投放基础货币。

  二、央行历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回顾

表格 1 历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日期及数据

调整时间

调整内容

2006年11月15日

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06年8月15日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06年7月5日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04年4月25日

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其他金融机构执行现行准备金率。

2003年9月21日

6%调至7%。

1999年11月21日

由8%下调到6%。

1998年3月21日

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从13%下调到8%。

1988年

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进一步上调为13%。

1987年

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从10%上调为12%。

1985年

为克服法定存款准备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统一为10%。

 

  图表 1 历次调整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示意图(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银联信作相关整理)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银联信分析:

  在短短的半年之内,连续3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确有点出人意料。通常被成熟市场经济体视为“巨斧”的存款准备金率,在中国开始成为一个被频繁运用的政策工具。央行这次上调动力是为了巩固流动性调控成效,收缩资金的流动性。

  从银行角度讲,本次政策调整可视为对二季度宏观调控的一个延续,从行业影响来看,银行业将首当其冲,因为通过银行收缩信贷会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继而影响银行的利息收入。 央行此举表明,在现有宏观调控效果已经显示的情况下,对明年信贷和投资反弹有所提防。通常而言,国内商业银行年初放贷意愿会比较强。在信贷指标考核的前提下,许多银行都遵循“早投放早得利”的原则。因此,此次微调对明年初的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将产生一定影响。

  1、对银行间拆借利率的影响

  从货币传导机制的角度看,准备金率的变化会引起短期利率的变化。从历史经验看,前两次的准备金率上调就对银行间拆借利率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前两次的准备金率上调均引起了银行间拆借利率的升高,但升高幅度不大,且调整前后基本保持平稳。从理论上分析,银行间拆借利率的提高会直接提高商业银行的融资和资金管理成本,从而可能缩减信贷规模,以保证其流动性和持续经营的资金需要。另外,银行间拆借利率的提高很可能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利率,从而使货币流动和货币供给有所减弱。

  2、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

  从理论上分析,提高准备金率会导致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量减少,流动性水平降低。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银行业平均超额准备金率比商业银行维持正常经营所需最低的超额准备金率还要多出一定水平,因此在事实上往往可以缓冲一部分准备金率调整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另外,商业银行还可以从货币市场获取资金,以改善其流动性紧张的问题,从而对准备金政策调整带来的流动性影响有所缓冲。    

  当然,这些缓冲作用只相对于流动性相对充足的商业银行才奏效,但是对存贷差较小、流动性较差的银行负面影响较大。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低的银行,受到的冲击会大一些。    

  3、对信贷的影响

  从理论上分析,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会冻结商业银行一部分可用资金,从而引起其流动性减弱,信贷规模缩减。前两次的准备金率上调均引起了商业银行贷款增长率的下降,准备金率上调对银行信贷的抑止效应比较明显,当然这种政策效果是在多种政策措施的配合下取得的。    

  从控制投资角度讲,这次调整是央行出于对当前通胀因素判断所采取的杠杆手段,主要是针对目前过热的房地产市场,意在适时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防范银行信贷风险和土地储备贷款风险。这种紧缩信号说明,国家力争在源头上遏制房地产市场的虚假繁荣和过度投资。

  从三季度宏观数据来看,宏观调控在三季度初见成效,重点调控行业投资增长普遍有所回落,工业增速趋缓。而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长速度趋缓,但中长期贷款回落得非常缓慢,银行是以牺牲短期贷款或票据贴现业务来保持整体上信贷的减少,但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和投资规模的中长期信贷回落的速度有限。银行中长期信贷水平仍然偏高,因而有必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本文由银行联合信息网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