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命运面临大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2日 17:49 《财经》杂志

  生死之忧是少数五六类行面临的考验,对于大多数城商行而言,资本充足率要求是普遍性的挑战

  根据中国加入WTO协议,到今年12月11日,中国银行业将全面开放。经过长达五年的准备期后,中国银行业迎来“答辩”时刻。在参加“答辩”的金融机构中,122家城商行数目虽众,却声音微弱。当大中型银行都陆续卸掉包袱、轻装上阵的时候,不少城商行却面临着严重挑战。

  11月13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财经》杂志报道,城市商业银行源自城市信用社。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城市信用社在中国出现并迅速发展,截至1994年总数达到5200多家。90年代以后,城市信用社体制上的问题开始显现,当局的应对之策是在“清理整顿、联合重组”的基础上组建城市商业银行。

  包括合并等在内的多种措施暂时化解了金融风险,但在2003年8月举行的全国城商行工作会议上,“如何化解潜在的风险”又成为主要议题。当时提出了沿用到现在的基本构架:一是资本重组和增资扩股;二是不良贷款的剥离;三是联合重组。

  根据城商行六级分类,截至目前,共有“五类行”四家,“六类行”三家;此外还有“四类行”32家;三者累计占全国城商行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在今年底消灭“第六类行”,是银监会业已宣示的政策目标。今年6月举行的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工作会议上,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表示,将继续推进城商行风险处置工作,对于实施政策支持仍无法达标的银行将考虑实施关闭。

  但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主任楼文龙告诉《财经》记者,10月底,五六类城商行及当地政府都陆续到银监会商讨重组方案。因为其过高的风险和负担等因素,这两类银行的重组遇到困难。“对于五六类行,今年可以解决一半,但是计划落实真正启动要等到明年。”楼文龙告诉记者,“预计六类行可以在明年上半年基本完成重组。”

  生死之忧只是少数五六类行面临的考验,对于大多数城商行而言,资本充足率要求是普遍性的挑战。根据银监会对2005年城市商业银行分类的新标准,“一类行”的主要标准是:不良贷款率保持在10%以下,资本充足率超过8%。银监会2005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达到这一条件的银行共有31家,比2004年增加了14家,但仍有70%以上的城商行在资本充足率方面未达到要求。

  在这轮城商行各自闯关的努力中,可以看到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联合重组”,合并省域内各城商行。如徽商银行、计划年内成立的江苏银行都属于这种情况。但这一模式只适用于一部分境况较佳的城商行。第二种模式是政府参与置换当地城商行的不良资产,然后引导银行增资扩股,往往有地方政府控股的投资公司参与重组进程。这也是目前最为普遍的做法。但在政府主导下,城商行虽然改善了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的状况,其公司治理结构仍需进行改革,管理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仅以城商行财务重组的可靠性而论,目前也疑虑犹存:“这届政府注入城商行的资产,下届政府不认怎么办?”一位业内人士作此问。

  楼文龙告诉《财经》记者,由于考虑到政府“换届问题”,在政府注资启动城商行重组时,银监会要求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出具法律保证,以“保证资产置换要‘依法、真实、有效’”。

  “城商行接下来面临的问题,是处置和化解风险,加强公司治理和提高管理水平,然后是推进金融创新和增强服务功能。”楼文龙说,“城商行改革,50%的把握还是有的”。-

  (本文刊于06年11月13日出版的《财经》2006年第23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