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银行 掂准你谈判的筹码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10月13日 05:46 中国证券报 | |||||||||
本报记者 王妮娜 北京报道 外资围绕广发行重组进行的拉锯战至今未见分晓,但这场竞购为中资银行的谈判筹码增添了前所未有的分量,其标本意义远胜于结果本身。对于众多待价而沽的中资商业银行来说,这个标本或许有助于他们更准确地掂量自身的价码。
广发行的标本意义在于,它改变了过去“打扫房子再迎客”的做法,尝试以股权加坏账打包出售的方式,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与化解风险联系起来,从而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谈判进程一直伴随着一个疑问:一家不良贷款率高达28.23%的银行,为什么能卖出市净率高达2.27倍的好价钱?广发行有何诱人之处竟然让外资竞购方如此看中?搞清楚这个问题,将使国内银行谈判时既有“知人之智”,又有“自知之明”。 2005年12月,当广东省政府公布最后入围的三家财团的标价时,市场普遍认为,控股权是吸引外资不惜“血本”入股的主要因素。因为广发行此次出售的股权比例高达85%,其中,出价最高的花旗集团拟持股比例超过40%,稳居绝对控股地位。 然而,今年4月,由于银监会要求维持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的比例上限,外资财团不得不下调持股比例。可是,这不仅未影响股权价格,外资竞购广发行的热情反而有增无减。 显然,控股权并不是吸引外资高价入股广发行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广发行的吸引力究竟来自哪里?参与竞购的法国兴业银行高层向记者这样描述广发行的魅力。 首先,是广东省的区位优势。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该省国民生产总值列世界11位;广东地区个人可支配收入高,中层阶层数量增长,消费强劲,人数众多并增长迅速,这为零售银行提供了极佳的平台;广东省的企业增长强劲,占中国进出口总量的1/3,若能成为广发行的战略投资者,拓展公司银行业务前景广阔。 其次是广发行拥有巨大的网络,而且分布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目前,拥有全国性牌照的银行基本上都已有外资入股。对于希望借助中资银行网络优势拓展零售银行业务的外资机构而言,广发行已是最后一块蛋糕。 最后,广发行在信用卡业务方面亦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如此看来,对公司有形与无形价值的不断发掘,使广发行手中的筹码越来越具分量。如果更宏观地思考,中国银行业改革不断化解风险,外资入股国有银行的收益随后者的上市而放大,无疑也间接地提高了广发行的身价。 广发行模式对于国内“体质较弱”的二类和三类银行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中资银行应充分认识自身潜在价值,适时调整谈判筹码,以“一起打扫房间”的新思咯,引进真正愿意共担改制成本的战略投资者,携手消化处置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如此,才能实现真正的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