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银行信贷要防大款陷阱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 13:47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刘晓忠 日前,银监会统计部主任刘成相透露,目前中国商业银行近50%的贷款资金掌握在不到1%的大客户手中,平均每个大客户的贷款金额为5亿元左右。 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偏离度指标一直是衡量银行风险管制水平、金融资源配置技术和银行成熟经营的一个重要手段。贷款集中偏离度越高意味着商业银行的风险越集中,规避风险的空间越低。当前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偏离度使得金融资源与少数产业资本成为了风险联结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虽然,仅因为商业银行贷款的客户集中偏离度过高,就断然得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存在“大款陷阱”,未免有失全面。不过,从当前的中国经济结构形态看,确实通过商业银行的客户信贷集中偏离度一个指标就基本可以得出商业银行面临着风险较高的“大款陷阱”。因为,当前商业银行追逐的所谓大客户,其竞争优势来源于行政垄断优势,缺乏完全市场竞争的锤炼,且治理结构并不完善、经营绩效并非完全由市场形成,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这些企业、行业或地区的竞争优势的软肋也随处可见。 笔者认为,当前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偏离度过高,不仅体现在客户信贷资产的过高集中偏离度上,行业信贷资产的集中偏离度和区域集中偏离度等也是十分突出的。就行业来说,房地产及与房地产相关的信贷资产在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中的占比比较突出,目前该行业信贷资产占金融机构总贷款余额的比重达两位数,即银行追逐的大客户以房地产业或涉房地产业者居多。就区域来讲,中国的信贷资产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和内陆较大的城市。其中,农村金融资源向城市集中、中西金融资源向东南沿海地区流动,金融资源的区域集中度也很为突出;而目前不论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深圳、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上海,抑或本世纪初的天津滨海新区,这些地区所形成的优势发轫于政策优势、试点优势,而且这些地区形成的优势还有待市场进一步检验。因此,从客户、行业和区域的信贷资产集中偏离度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面临风险过度集中是明显的,因此警惕由于信贷资产集中偏离度过高潜伏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集中偏离度的成因是复杂的,笔者认为以下两点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目前处于买方市场,即众多商业银行追逐为数不多的大客户,导致企业客户的授信市场并不统一。这种众多银行追逐少数大客户将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羊群式多头授信增加了商业银行对大客户贷款的风险,另一方面使得商业银行大客户业务越来越微利,当前许多商业银行的大客户业务对银行的业绩贡献并不高,利差收入较低,而负债成本却在不断增加,导致成本收入比下降趋势明显。 其次,商业银行经营的雷同化现象较为明显,经营思路的行政化色彩依然很浓。商业银行经营的多元化来自于经营思路的去行政化,然而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仍然没有摆脱柜台银行的经营特征,银行的营销思路还较为模糊,业务开发能力和业绩细化考核制度仍然不全面。如对信贷员的考核主要以放贷量、大客户指标等为主,且注重的是短期放贷水平和短期风险的控制,这很容易封闭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思路,商业银行经营的粗放型问题较为明显。 另外,虽然商业银行积极通过开展资产支持证券化等金融衍生产品来拓宽规避风险的渠道。然而,这些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并不单纯的是风险分担;商业银行的资产支持证券化的资产质量不高,其证券化资产的发行成本和利润让渡也就越大。当前,商业银行积极发展资产支持证券化产品,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处于银行流动性管理等的需要,而是通过证券化来降低贷款集中度和分散风险。这很可能会带来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制约商业银行走出贷款客户集中偏离度过高的陷阱,因为资产证券化为银行的信贷资产提供了一个风险分担的出口,但过分着重这方面,在经营银行观念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会制约银行的转型。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