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上市公司违规担保风险引发银行信贷风险不容忽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 17:10 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摘要:近年来,中国证监会曾多次发文规范上市公司担保行为,但因种种原因,违规担保行为并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上市公司的违规担保不仅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重大损失,而且还将部分上市公司推到巨额亏损甚至退市的边缘,这就意味着银行信贷风险也随之凸显。担保风险的爆发不仅使相关上市公司陷入困境,也使银行呆坏账增加,影响了银行的正常经营。因此,上市公司违规担保风险引发的银行信贷风险不容忽视。

  违规担保危害严重

  早一些时候的像“ST海洋-ST九州-ST中福”之间的互保以及由此形成的“

福建担保圈”、啤酒花以及由其牵出的“新疆担保圈”等,其中ST海洋、ST九州等公司已经付出了退市的代价,现更名为*ST昌源的ST中福目前也面临着暂停上市的命运。近期违规担保的典型则有新太科技、ST科健、西昌电力、亚华种业等。由于承担巨额违规担保的责任,新太科技2004年亏损接近6亿元,净资产一年之内锐减了70%多。公司因资金紧张造成经营困难,以及年末资产、应收帐款、存货、涉及公司名义的担保等各项减值准备影响,公司2005年度仍将继续大幅亏损;自2001年以来,ST科健连续未披露公司巨额违规担保,其担保总额一直相当于净资产3倍以上。如此的巨额违规担保,成为2004年ST科健爆发财务危机的导火索。由于巨额担保坏账计提,公司目前的每股净资产只有-11.17元。

  违规担保屡禁不止

  在《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之前,相关部门为了解决上市公司违规担保问题,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关于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但由于种种原因,违规担保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共有80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对外担保情况,担保总额高达2004.06亿,其中近三成约541.31亿属于违规担保;从担保面看,亦有近三成237家公司存在违规担保情况,其中57家的对外担保全部属于违规担保。

  根治仍需加强

  此次发布的《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按照新修订《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内部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严格规定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由上市公司提供担保的贷款审核要求及责任,明确了证监会和银监会在治理上市公司违规担保工作中的分工和监管职责。但问题是,在制度制定的同时,必然会有一定的漏洞。对于别有用心的人来说,找出漏洞显然不是难事,比如可以用伪造签名等方式通过银行的内部审查,甚至可以通过银行内部的“合作”达到违规担保的目的。另外,违规担保涉及的金额往往能达到数千万元甚至数亿元,其中蕴藏的巨大利益空间很可能会促使相关人员有犯罪冲动。在《通知》实施的同时,必须有相关严厉的惩罚措施配套,从而加大违规、违法的成本,这样才能彻底消除上市公司的违规担保行为。

  银联信分析:

  银行业在授信时,将对担保公司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并会通过信贷登记系统等各种渠道查询担保公司的基本情况及业务开展情况。对于单笔贷款或单户企业的担保金额过大,对外担保责任余额与其自身实收资本相比的倍数过高,风险比较集中的担保公司,各家银行应审慎介入或不介入,从源头上防范信贷风险。为了确保贷款安全,担保公司的财务状况也将处于银行的监控之中。根据银监局的要求,

商业银行将加强对存量贷款的管理,要求担保公司按月报送财务报表和对外担保情况,并督促担保公司建立风险
准备金
提取制度,用于担保赔付。同时,各家商业银行必须注意稳健经营,不要与担保公司签订排他性的合作协议,使其采取降低收费标准,达到争揽顾客的目的。同时,还要积极支持业务规范、诚信守诺、有良好信誉的担保公司开展业务,防止个别担保公司与企业勾结串通、联合骗贷,防止担保公司违规从事非担保信用业务等。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违规担保风险引发银行信贷风险是不容忽视的,银联信分析师建议银行应注意以下几点。1.树立风险意识,严格审查被担保企业的资信状况。2.要注意审查担保人的主体资格。3.健全担保程序。4.适当运用反担保,减少直接风险损失。5.注意运用保证责任的免责条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