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网上银行存款不翼而飞 谁该对存款丢失负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 09:15 每日经济新闻
主持人:
 
  媒体报道,近来,在www.ak.cn工行网银受害者集体维权联盟的网站上,200多人用真实姓名签名并留下了地点和失窃金额。www.ak.cn网页上发表的文章认为,工商银行的网银系统存在漏洞,大众版网银安全保护手段不够,造成了储户丢钱,事后又以“霸王条款”来搪塞、推卸责任。而工商银行则认为储户有义务保护自己的密码,丢钱责任不在银行。
 
  《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针对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几天前工行推出了两项举措:一是降低大众版网上银行的交易限额,从每天5000元降至300元;二是推出一种口令卡,增强了密码的安全性。这样的举措表示了什么?网银受害者的索赔究竟成不成立呢?
 
大众评判台
 
“支持消费者”
 
严海渊:工行不要店大欺客
 
  工商银行完全应该承担客户失窃的责任,指责个人消费者没有保管好自己的密码是不正确的。对于消费者来说,工商银行是强势一方,它应该去举证,证明客户的钱款丢失是因为客户自身的原因,而不是由于网银的漏洞。如果工行仗着店大欺客,我们应该唾弃它,甚至可以起诉它。国有银行这种官老爷作风是到了该改改的时候了。
 
乐宏文:不能简单地把责任推给客户
 
  毕竟银行对网络安全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有更深的理解,银行不是简单告诫客户要管好密码就可以推卸责任的。银行除应该告诉客户在哪些场合使用出问题银行是不负责任的,同时还可以推广专业版电子银行,国内现在的加密U盘对多数用户来说还是太贵。
 
羽良:自然是由银行来赔偿
 
  这件事其实很简单,储户确实有保护密码的义务,但储户在使用银行提供的服务时,因为服务质量而丢失了密码,最终导致利益受损,那这个责任无论如何不能推到储户身上。
 
“支持银行”
 
沈懿波:自身安全工作一定要做到位
 
  银行有义务不断更新网银程序,但没有理由为网银存款失窃负责,网上的失窃大部分是因为用户电脑被植入了木马病毒,遭黑客盗取了卡号密码,而银行并不知道登录进来的是否是用户本人,所以,密码保存的安全直接影响着资金的安全。
 
  据我所知,工行也有密钥盘可供选择,用户如果谨慎一点,使用密钥盘,或者网银账户中不要存放大额资金,均可以防止这些风险。如果由于自己不谨慎,或者说自己的电脑安全工作没做好,因被黑客窃取资料造成资金丢失而去起诉银行,我觉得是不合逻辑的。
 
王青松:就事论事,银行责任不大
 
  虽然我也不太满意工行的服务态度,但是就这件事情来说,银行没有太大责任,因为用户根本无法举证密码是如何丢失的。现在的骗子太多了,如果用户让朋友提走账上的钱,反过来去向银行索赔,那银行真的要倒闭了。
 
  话题策划主持 凌建平  MSN主持 祝裕
 
◆沸点特稿
 
分出谁是谁非很困难
 
张曦  赛迪咨询研究员
 
  网银属于新兴产业,如果说一点漏洞都没有,是站不住脚的。一旦出现了问题,又没有先例可以参照该如何处理,处于弱势地位的用户往往面临无奈与尴尬的境地。如果要向银行索赔,获胜的几率很小,但如果连这点反抗的声音都没有,那如何能引起社会的重视?想当初,就连电信运营如此垄断的行业,在经过用户多年的维权以及反抗后,话费也降下来了。
 
  这件事真要分出谁是谁非,很困难。虽说工行的这纸协议实属霸王条款,但用户完全可以不选择,除了工行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商业银行。而且用户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责任,网银交易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硬件,使用加密U盘;二是软件,仅是通过网上银行使用密码,我估计大多数人应该是使用后一种途径而丢失了存款。更夸张的是许多使用网银用户的电脑常识少得可怜,面对现在层出不穷的“木马”,危险等同于盲人骑瞎马。何况网银犯罪的途径多种,不光是简单地从账上划钱,还可以转账以及手机转账,就算公安部门也很难去侦破,很多情况是一旦丢失,就没办法追回。所以用户更应该提高安全意识,“管好”自己的卡。
 
  大多银行在开通网银的时候会给用户一些风险提示,但这样的提示在没有数据化时,不会引起很多人的重视,相信银行也不可能把风险数据化,如果它们把这个数据告诉用户,无疑在给用户一个暗示:我的网银不安全。而且我相信,银行大多也不会在教育用户方面花大力气,如此之大的市场使得教育用户的成本相当高,银行不会不算这笔账。
 
  当然工行一味地推卸责任也说不过去,虽说没有案例可以参照,但我认为适当的补偿还是应该的,毕竟工行在推出网银时就应该把所有的事情都考虑到,而且现在的责任归属确实无法确定,于情于理,都应该给予补偿。
 
  银行的这些协议已经被中国消费者协会明确确定为霸王条款,虽然银行业也在慢慢对外开放,但国家对信用安全还是非常重视的,不会轻易放权,银行系统也不会因为有几家外资银行的进入就发生转变。如果用户没有办法改变环境,那就只有改变自己,这种改变包括安全意识以及操作习惯等。
 
  我相信,受害的人数会随着使用网银的人数增加而增加。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则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