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新兴网络银行 风险不容忽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 18:52 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摘要:随着世界范围内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支付电子化、转帐网络化的需求增加,网络银行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其创造的电子货币以及独具优势的网上支付功能,为电子商务中电子支付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成为未来银行发展的方向之一。但网络银行所存在的风险不容忽视,银行应及时建立相应的防范机制。

  网络银行,又叫网上银行,是电子银行的一部分。世界范围内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支付电子化、转帐网络化进程,网络银行担当了这一重要角色。网上银行创造的电子货币以及独具优势的网上支付功能,为电子商务中电子支付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作为电子支付和结算的最终执行者,网上银行起着连结买卖双方的纽带作用。

  1998年,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开通网上银行服务。此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以及农业银行等也陆续推出网上银行业务。2002年8月,东亚银行经中国

人民银行批准,开展个人网上银行业务。2002年12月,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在中国内地开始向当地居民和国际客户正式推出网上个人银行服务。2003年初,花旗银行获人行批准,对公司和个人同时提供网上银行服务。2004年1月起,香港恒生银行也在深圳、上海、广州、福州等分行推出个人网上银行服务。中国网上银行的用户数量最近几年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城市,网上银行具有较高的普及率。

  截至2005年年底,中国网上银行企业用户约为74万户,2005年全年企业网上银行交易额达70万亿元人民币。中国网上银行个人用户数约为3400万,2005年全年,个人网上银行交易额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

  银联信分析:网络银行在全世界都还是新兴产物,没有太多的成熟经验可借鉴,在其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传统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等,这些在网络银行的经营中依然存在。

  信用风险

  网络银行特点决定了银行在验证客户的信誉、验证异地申请人抵押品和完善安全协议等方面加大了难度,不利于银行信贷政策的贯彻和银行信贷的宏观控制。

  利率风险

  网络银行业务的优势是可以从更多的潜在客户那里吸收存款、贷款和建立其他关系。但面对不断膨胀的客户群和信息源,选择的机会在增加,决策压力也在增加,因此更有必要维持恰当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

  流动性风险

  在便捷的网络条件下,客户开立账户和存取款需求对利率等变化响应更加便捷,存款波动性将加大,银行应根据网络账户交易量和特征的变化,加强对流动性和存贷款变化的监控。

  市场信号风险

  网络环境下,

商业银行与客户间信息处于严重的不对称状态,网络银行无法在网上鉴别客户的风险水平,客户将会比在传统形式的市场上,有可能更多地利用信息优势形成对网络银行不利的道德风险行动。

  另外,网络银行还存在着技术风险、价格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战略风险、信誉风险等诸多的风险因素。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刚刚兴起,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大力开展业务的同时也应关注其存在的风险。网络银行业务对于各家银行来说是挑战,也是机会。建立一个良好风险防范机制,抓住市场空白,在网络银行项目上作强品牌,对于各家银行来说都是一个发展的好机会。

  [本文由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