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信贷高速增长存隐患 银行授信谨防通货膨胀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 15:54 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摘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呈现阶梯式增长偏快的势头,引起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供应量偏高,信贷投放偏快;另外来自地方的投资热情,为投资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惯性。银行大量的信贷投放不仅造就了目前市场的投资过热,而且将由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风险,这对银行以及社会造成众多不利,无疑将对银行的信贷业务的发展造成困阻。

  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信贷投放

  2006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0.9%,增速比去年同期快0.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仍保持高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8%,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表现出同样的趋势,今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11.3%,比一季度的10.3%加快了一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9%。比一季度的27.7%加快了三点二个百分点。

  目前

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部分行业受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的影响,利润空间缩小。要高度重视这种趋势,不能因为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较低,就认为通胀压力不存在了。事实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投放过多,最终从长时期看,总是要导致通货膨胀的,

  6月信贷增长数据分析

  今年以来,货币和信贷增长偏快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之一。6月末,银行的人民币贷款余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5.24%,增幅比上月低0.73%。6月份新增贷款3600亿,其中四大行仅新增600亿,其余为中小

商业银行新增贷款,因为前5个月中小商业银行受四大行挤压,贷款发放速度相对较慢,6月份四大行新增贷款放慢后,中小商业银行贷款增长才有机会出现了短期内的暴涨,总体而言,认为四大行新增贷款的增长速度更能体现未来新增贷款的增长速度。此外,根据往年的经验,7月份历来是一年中新增贷款增长较少的月份,如2004年7月份新增贷款仅占当年新增贷款的3.84%,2005年7月份新增贷款甚至占当年新增贷款的1.15%,分析认为这种现象在2006年将会重现。

  目前商业银行资金面比较宽裕,多数商业银行还是希望加大信贷投放量而从中获得收益,伴随着贷款增长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投资热会在短期内占有较大的市场,通货膨胀风险的发生比率时刻盘旋在经济发展之中。

  投资热为信贷增长提供惯性

  值得注意的一点来自地方的投资热情,为投资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惯性。今年以来,中央与地方在经济调控方面的矛盾有增多的趋势。一个典型例子是,今年是“

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但各地在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上,普遍比国家目标要高出数个百分点,“上大项目、搞大投资、要高增长”仍然是各地追求的目标。

  目前国内大型项目积压严重,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就有840个之多。以此粗略估计,这批大项目的投资额应该在万亿元以上。对在建项目和新建项目的持续投资,将会维持巨大的投资规模。

  贷款增长是通货膨胀的助推剂

  贷款高增长固然不是通货膨胀惟一原因,但是在投资需求持续膨胀的情况下,贷款高增长往往成为一种“助推剂”。投资高增长与信贷高增长互为前提,互相作用,互为因果。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看,过高增长的投资常常带来贷款的大比例上升。如1984年到1988年几年中,国家预算内投资、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及其他投资年增长率分别为3.5%、39.1%、30.8%、23.3%,其中高增长的信贷是最大资金供给方。虽然现在我国投资主体、投资比例、融资渠道等方面已经出现了不少变化,但商业银行信贷乃最大的投资资金来源仍是不争的事实。

  银联信分析:

  对于6月份的信贷增长数据,银联信分析师认为,这一增长速度已超过去年期,说明这一个月来的调控效果并不理想。信贷是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为了防范经济出现过热,货币政策仍有继续加大调控力度的必要。之所以说信贷高速增长存隐患,主要原因是在投资需求持续膨胀的情况下,贷款高增长往往成为一种经济通货膨胀的“助推剂”。

  无论备受追捧行业贷款,还是其他行业贷款,关键在于风险控制和盈利前景,取决于银行的理性思考、准确判断和完备的管理手段,而不是市场的风向。很多时候,着眼于项目本身和经济发展需求,而不是宏观前景,往往更能够规避信贷风险。对银行来说,热门行业贷款确实具有易掌控、风险分散、盈利性强等特点,在信贷结构中理应占有重要地位,但着眼点要落实与经济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如产能过剩行业,银行要以自身的条件及行业发展趋势来考虑进行授信,万不可盲目跟风,拼抢地盘,要汲取行业集团性贷款风潮的教训,不仅使自身陷入广泛存在的合约风险、责任长期化风险,还会使银行信贷资金也面临着很大的“沉淀”可能。因此,密切关注借款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经营风险,建立有效的风险应急机制,不但是现阶段银行应有的选择,也应引起投资方警觉。

  [本文由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