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 > 正文
 

流动性风险挥之不去 商业银行你准备好了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 18:55 银行联合信息网

  内容摘要:2006年,我国银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变成了“流动性过剩”,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2005年以来的进出口顺差以及大量游资进入银行体系造成的存款激增, 加之人民币升值预期下所进行的各种套利行为,导致外汇占款规模不断扩大,从而造成国有银行流动性过剩。在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外资银行的威胁下,国内势必会出现“存款搬家”的局面,由此而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将会把潜伏已久的流动性风险发挥及至。

  2005年的金融市场可谓是风雨交加,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从微观层面都显得颇为不平静。在进入2006年大半年以后,一个在过去一年里畅谈的话题“流动性风险”逐渐成为热谈对象。回顾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我国的银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流动性不够,而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情况发生了变化,我国银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变成了“流动性过剩”,也即是“流动性陷阱”开始显现。上个世纪30年代被凯恩斯看作是发生机率极少的“流动性陷阱”,已在

中国经济中初现端倪。

  “流动性陷阱”在金融层面的主要表现是市场的代表性利率不断下降。当前银行间市场一年期国债和央行票据的收益率徘徊在1.32%和1.42%左右,远低于一年期2.25%的存款利率,两年期金融债发行利率也跌至2.0%以下。而货币市场的加权平均拆借利率也从去年1月份的2.06%下降到1.45%。可以预期,随着准备金利率的继续下调,金融市场的利率重心还将往下移。

  存款以加速度的方式增长,广义货币供应量快速上升,是“流动性陷阱”在金融层面的第二个表现。

  造成“流动性陷阱”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2005年以来的进出口顺差以及大量游资进入银行体系造成的存款激增。在我国强制性结售汇制度下,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不断进入,加之

人民币升值预期下所进行的各种套利行为,导致外汇占款规模不断扩大,从而造成国有银行流动性过剩。

  商业银行顺周期偏好及资本充足率的硬性约束,也是产生流动性压力的重要原因。一般而言,银行信贷行为具有顺经济周期的偏好。2004年中央实施宏观调控后,由于经济走势前景不明,商业银行纷纷惜贷,致使目前银行的资金出路日益趋窄,充裕的资金只好囤积在货币市场逐利。更重要的是,自2005年以来,商业

银行改革使8%的资本充足率成为“硬约束”,资本充足率普遍不足,其资产扩张规模肯定受到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存贷差稍大、银行流动性增加也是自然之事。商业银行尤其是4大国有商业银行是最早感受到流动性压力的主要银行。流动性是整个银行的生命线。资金面持续宽裕,对商业银行的资金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形成严峻考验。

  银联信分析:

  在商业银行经营中所承受的所有风险中,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直接危及到银行的生存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其破坏程度远非其他风险所能相比。

  银行的流动性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资产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银行资产的变现能力及成本,资产变现能力越强,所付成本越低,则流动性越强;另一是负债的流动性,指商业银行随时筹得所需资金的能力及成本。筹资的能力越强,所付的成本越低,则流动性越强。

  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中存在着较大的流动性隐患,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四大银行的垄断地位及社会公众对银行及其身后的强大后盾——国家政府的极度信任,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一直没有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构成威胁,即使出现流动性困难也往往转嫁给国家,从而造成了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忽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局面。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在2006年底将对外资银行全面放开,在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外资银行的威胁下,国内势必会出现“存款搬家”的局面,由此而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将会把潜伏已久的流动性风险发挥及至。因此,无论是商业银行自身还是监管当局都必须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提上日程,通过加强资产负债结构的匹配管理以求有效的降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本文由银行联合信息网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