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潜在风险浮出水面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 17:52 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 |||||||||
摘要:2004年9月以后,各家银行纷纷推出理财产品,其市场也不断走热,收益率上升势头较为强劲。但是由于市场变化,理财产品的无序竞争以及消费者投诉日渐增多等因素导致2006年以来,各行理财产品的销售额出现下滑。理财产品的潜在风险已经浮出水面,银联信分析师认为其中最具威胁性的是信用风险,所以各行应该充分重视银监会发布的理财业务风险提示通知,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
人民币利率历经几次下调以后,银行存款利率可谓低得可怜,几近“无利可图”。当存款增殖能力逐渐减弱,人们不由纷纷转换脑筋,将目光投向筹划合理的理财方案,于是人民币理财逐渐成为新的财富管家。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04年9月,光大银行凭借“阳光理财B计划”一剑破冰,首家推出面向个人客户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这是当时经银监会批准的惟一的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随后,民生、招商、中信实业、兴业、华夏、广东发展银行等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逐鹿理财市场。2005年,四大国有银行终于不甘置身事外,一改观望姿态,入局试水,收益率上升势头都较为强劲,市场也不断走热。 但是进入2006年以来各行理财产品的销售额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理财产品的潜在风险已经渐渐浮出水面。以工行深圳分行为例,截至2006年6月,该分行参与总行统一发售,共推出七期个人外汇理财产品,从销售额上看,四月份销售额与三月份相比,环比下降约45%,五月份销售额与四月份相比,环比下降约60.6%。 市场风向的大转弯、投资者投资工具的改变、投资者风险偏好的调整以及长期以来在理财产品上的无序竞争等都是造成理财产品销售额下滑的不利因素。此外,在个人理财业务上,中外资银行的竞争比较激烈,由于外资银行具有海外市场成熟经验,产品设计与风险控制手段更为先进性,所以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大的业务优势,据上海银监局昨天发布的《2006年一季度在沪外资银行衍生品业务和理财业务动态报告》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上海共有14家外资银行推出了各种类型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余额为22.7亿美元,环比增长14.1%。其中,机构投资者账户余额为13.4亿美元,环比增长23.5%,个人投资者账户余额为9.3亿美元,环比略有增长。 中资银行除了要面对和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更要面对日益增多的消费者投诉。目前理财产品开始成为金融消费者主要投诉领域,投诉案例也呈现上升趋势,消费者和银行之间的纠纷不断产生,客户对个人理财产品投诉而引发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和法律风险不断加大。 鉴于近期消费者对银行理财产品投诉频繁,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6月18日对外发布了理财业务风险提示通知,警告各家银行避免恶性竞争,妥善处理投诉事件。 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加强对营销过程的合规性管理,禁止将理财产品当作一般储蓄产品,进行大众化推销;禁止误导客户购买与其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不相符合的理财产品。银行应对宣传材料的内容、形式和发布渠道进行全面的合规性审核,并上报监管机构。 银联信分析: 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正在遭受投诉高峰,这一方面与我国的金融环境有关。长期以来,我国的银行类金融产品都比较单一,大多数消费者都选择银行储蓄这一收益固定、基本无风险的理财产品,缺乏对其他理财产品特点的认识。部分消费者简单地将理财产品等同于储蓄存款。其实,个人理财业务是完全不同于商业银行储蓄业务的创新业务,其基本特点是“高风险、高收益”。而习惯了坐收稳定储蓄利息的消费者却对此知之甚少,一旦个人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低于该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时,消费者就感觉无法接受,纠纷也就随之产生。另一方面也与商业银行自身有关,为吸引客户、抢占市场份额,银行的工作人员往往对产品解释和风险揭示存在疏漏,甚至有欺诈之嫌,于是造成了理财产品成为金融消费者主要投诉领域。 鉴于理财产品的销售现状,我们判断各家银行在理财产品业务上要想获得重大突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推出理财产品时,如何做好前期宣传、产品规划,如何培养销售人员进行销售,如何进行客户跟踪,如何处理客户投诉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应该精心策划、谨慎执行,要把“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彻到底。 面对目前出现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必须重视银监会发布的理财业务风险提示通知,因为对于银行而言最重要的是信用,信用风险是威胁银行发展的最大风险。这里我们提供上海市外资银行在处理消费者投诉时的经验以供借鉴。2005年,外资银行理财产品投诉率上升之后,沪上外资银行纷纷对个人理财业务的操作流程和内控制度进行了重新梳理,而对其理财顾问和其他销售人员,有外资行开始专门委托第三方机构以“神秘访客”的形式来检查其行为操守和专业能力。上海银监局认为,这一办法可以比较及时发现理财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由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