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家信心指数回落 银行业景气持续上升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6日 10:36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 |||||||||
——2006年第2季度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 2006年第2季度,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共同完成的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银行家信心指数回落,预期经济偏热增加;银行业经营整体上健康平稳,行业景气指数再创新高。
一、银行家信心指数 受银行家预期经济偏热比重增加的影响,银行家信心指数在本季出现较大回落,这是继2004年第2季度以来的首次较大回落。本季,认为宏观经济“正常”的银行家占比降至55.7%,认为“过热”或“偏热”的占比升至42.6%;同时预测下季度“过热”或“偏热”的银行家达26.6%,为历史上最高值,表明银行家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担忧增加。 二、银行业景气指数 2006年第2季度的银行业景气指数小幅攀升,并再创67.4%的新高,表明银行业经营状况良好。得益于贷款利率上浮和1季度信贷增加的影响,银行盈利能力大幅增强,反映银行经营状况的各项景气指数均较上季有大幅提高,并超越历史同期高点,显示银行家对本行经营状况及行业景气度比较乐观。 三、货币政策感受指数 货币政策感受指数(选择货币政策“适度”的银行家占比)在本季出现了一次明显下降的过程,指数比1季度下降了12.1个百分点,表明银行家对货币政策满意度有所降低。今年4月28日,央行出台上调贷款基准利率的政策后,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偏松”的依然大幅增加,本季达到18.5%的历史最高水平;同时预计下季度货币政策趋紧的银行家比例同样明显增加,成为连续7个季度下降后的首次回升。 四、贷款需求景气指数 本季贷款需求景气指数仍在上升,达到66.7%,比第1季度提高了1.6个百分点。调查显示,69.7%的银行反映贷款需求比上季增长,反映下降的比例仅为6.7%,显示贷款需求仍然比较旺盛。城市商业银行反映贷款需求增长的比重最大,达76.9%,其他依次为农村商业银行72.0%、国有商业银行71.7%、股份制银行68.6%、政策性银行63.8%和外资银行56.2%。 编制说明 银行家问卷调查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共同合作完成的一项制度性季度统计调查。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和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双方共同负责调查问卷的编制、调查方案和指标体系的制定、计算方法的确定;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负责银行家调查的具体实施、数据分析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等;调查结果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共同对外发布。本项调查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对我国境内地市级以上的各类银行机构采取全面调查,对农村信用合作社采用分层PPS(与信用社规模成比例)抽样调查,全国共调查各类银行机构2850家左右。调查对象为全国各类银行机构(含外资商业银行机构)的总部负责人及其一级分支机构、二级分支机构的行长或主管信贷业务的副行长。 调查结果反映了调查当季相对于上季的变化情况。报告对问卷中涉及的四个指标进行了量化描述,列示了对这些指标选项回答的占比情况和景气指数。其中,银行家信心指数为判断本季经济形势“正常”的银行家占比与预期“正常”占比的算术平均数;货币政策感受指数为判断货币政策“适度”的银行家占比数;银行业景气指数和贷款需求景气指数均采用扩散指数法计算,即首先剔除对此问题选择“不确定”的银行机构个数,然后计算各选项占比,并分别赋予各选项不同的权重(“很好”1,“较好”0.75,“一般”0.5,“较差”0.25,“很差”0),在此基础上求和计算出最终的景气指数。所有指数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指数在50%以上,反映某一方面经济活动扩张;低于50%,通常反映其经济活动衰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