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 > 正文
 

银行上市何必舍近求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 05:30 第一财经日报

  顾蔚

  中国银行(3988.HK)在香港成功挂牌后,预计7月份会在上海上市。内地投资者热盼中国银行的归来,一位平时出言谨慎的上海基金管理人一反常态地表示,买中行的A股新股,没有风险。

  中行的多起贪污丑闻,曾经成为国内外新闻关注的焦点。但在成功境外上市的光环下,这些都似乎是白璧微瑕。不少投资人认为,既然中行能够通过香港较为严格的监管机制成功上市,并引来外国机构投资者蜂拥争购,它肯定就是一只好股票。

  诚然,中行在上市过程中,做了不少改制的工作,提高了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这个中国第二大银行的价值。中行自上周在香港上市以来,已经上涨了21%。但境外上市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过于夸大它的影响,认为可以给企业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可能就有点言过其实了。

  内地投资人追捧海外归来的中国企业,不能排除崇洋的心理作祟。沾上一点洋气,就身价百倍的情况,在中国比比皆是。

  企业争变“洋”

  曾几何时,中国卖得最好的就是出口转内销的产品。虽然有些衣服、食品,到了美国、欧洲,也不过是华人超市和地摊上卖的廉价货色;一些以欧美人尺码设计的服装,穿在中国人身上可能长出一截,但这些都不能阻碍消费者对它们的热情。似乎只要是外国人也肯接受的东西,就一定是好货。以至于有不法商贩为了迎合某些人的这种心理,把服装牌子剪去一半,冒充出口转内销产品。

  消费者有这样的心态,企业也就投其所好。联想(0992.HK)收购IBM的个人计算机部门之后,其海外销售降得厉害,但中国国内的销售则猛增。有中国客户认为,出联想的价格,可以买到蓝色巨人的技术和质量,何乐而不为。

  在美国厂商纷纷把生产转移到成本低廉的中国的时候,中国电器巨头海尔却在美国造了一个漂亮的新工厂。美国人未必因此而多买一些海尔的产品,但海尔品牌因此在中国身价却更高了。

  既然洋气能够带来经济利益,中国企业也纷纷仿效。很多企业没有耐心培育自己的品牌,不惜花大价钱买外国牌子,来提高自己的身价。

  企业这样,人也如此。参照一下一些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总的自我介绍,他们认为最自豪的,排在前列的资历,往往是在不知名的外国学校拿的一个证书或学历,似乎这样就给人留下国际化的印象。而在欧美同行的自我介绍中,这些往往是留在最后才提到的。

  寻找最适合的市场

  企业最忠实的投资者群体在本国市场,在本国股市,也往往可以卖得最好的价格,这是放之国际市场而皆准的道理。中国已经成为纳斯达克市场外国公司的第二大来源,仅次于国内市场远远小于中国的以色列。

  如果说高科技企业去纳斯达克还有点道理,那么同时在内地和香港上市的企业,长久以来A股的价格大多高过H股,何必舍近求远卖个低价?要说内地股市规模太小,容不下大企业,这其实也讲不通。因为内地投资者手里并不缺钱,但市场上却缺乏好的投资机会。

  不过有的时候企业领导的虚荣心,会高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企业家中存在这样的心理,有本事的企业走出去,没本事的才留下来。有些企业宁可削尖了脑袋,去美国柜台交易,也不愿好好努力,争取中国主板上市。何况如果日后需要筹集人民币资金,出去了以后回来也很容易,还能披上“海归”的光环卖个更好的价钱,何乐而不为?

  和中行一样,工商银行也准备发行H股后,发行A股。它们的回归,对中国内地

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是一件好事。如果投资者因为它们“海归”的身份而追捧它们,有助于已经出走的企业回归,但也会激励其他企业继续往境外涌。但这对留住正选择在何处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反而可能有适得其反的示范效果。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