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 > 正文
 

完善资本管理 促进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编者:随着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颁布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出台,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日益受到重视。日前,交行举办了“金融机构资本管理与综合经营”博士后研讨会。现将研讨会发表的有关研究成果摘要刊登,以飨读者。

  拓展银行综合经营空间

  □交通银行博士后工作站(筹) 王树同

  从比较金融体系的角度看,我国是典型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长期在经济发展中承担主要融资功能。该体系最集中的矛盾表现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失衡。2005年的融资结构中,贷款融资占总融资量的78.1%,而股票和债券融资总量占比只有15%左右。从绝对规模上看,股票和债券融资量在2005年为6890亿人民币,而贷款融资量为24617亿人民币,是资本市场融资的3倍多。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失衡与金融市场的两个主要子市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金融工具缺失和市场之间沟通不够密切相关。因此解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失衡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货币市场金融工具创新,扩大银行间债券市场覆盖的范围,以工具创新和跨市场参与主体增加实现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的沟通。

  从1933年美国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到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的出台,美国金融业从分业走向混业经营历经66年,综合经营的展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金融市场中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交叉和工具复合;第二个层次是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资本融合;第三个层次是组织架构调整和监管法规的彻底解除。以第一层次为基础,三个层次逐渐展开的,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交叉和工具复合是推动金融机构之间实现资本融合、组织架构调整并最终实现综合经营的基本力量。

  美国综合经营经历的三个层次将再次在我国展现,只不过在时间上有些缩短。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起步晚,同时面临着2006年末入世过渡期结束后外资银行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在短时间内实现综合经营,提高竞争力的压力,因此综合经营的三个层次几乎是纷至沓来,金融业务交叉和工具复合、资本融合、架构调整、监管法规突破等都已经不同程度的出现,金融业务交叉和工具复合作为基础力量的作用更加明显。业务交叉和工具复合的程度越高,综合经营的程度也就越高,资本融合的要求也就越高。

  金融市场深化的过程,是不同金融机构间业务交叉和工具复合的过程,与金融市场深化的过程相一致,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空间将随着金融机构间的业务交叉和工具的复合逐渐拓展。

  (一)以资本市场为平台,商业银行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发生变化。 1、资产业务中的证券投资业务逐渐增加。美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四个部分:现金资产、贷款、证券投资以及其他资产,与资本市场相关的证券投资和证券信贷,已经成为商业银行传统贷款业务以外的第二大资产业务。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业务将逐渐增加。货币市场上,在投资国库券、央行票据的基础上,逐渐增加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市政债券、企业债券、政府机构债券等品种。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债券二级市场的最大需求者,将推动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的迅速扩大。

  2、负债业务由被动负债转向主动负债。为基金公司、企业年金基金、证券公司等设立托管账户、设立现金管理账户、证券信用交易账户,吸收部分短期存款。随着货币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金融债等主动负债方式筹集资本金,通过设立基金开展货币市场投资或股票市场投资的形式,积极参与到资本市场中去。

  3、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品种逐渐增多,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逐渐展开。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主体,商业银行在风险防范、信用评估上具有一定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因此货币市场上企业债券的发行承销业务可由商业银行来承担。目前商业银行已经承担了短期融资券的承销业务,ABCP的发行承销也将主要由商业银行来完成。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融合,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可进一步渗透到企业债券在一级市场的承销业务,对券商的投行业务构成一定威胁。

  (二)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充分沟通、金融业务交叉和工具复合,金融资产可在不同的市场间转换流通交易,满足具有不同风险收益偏好的投资者需求,金融资产专用性降低,进而使金融机构的其他资源的资产专用性降低,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传统功能界限日益模糊,商业银行具备了开展更多资本市场、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业务活动的能力,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同样需要重视资本充足率问题,产生了如何获得更多客户资金的需求,金融机构间的功能差异降低。

  金融资产专用性降低,为商业银行分散风险,实现多元化经营创造了条件。作为市场主体,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追求的主要目标,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多元化经营有助于降低经营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商业银行可以为投行和保险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分销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和客户资源共享,利用交叉销售为客户提供更加优惠便捷的服务,增加商业银行的品牌价值。因此金融资产专用性降低为商业银行全面开展综合经营创造了条件。

  (三)产权融合阶段。随着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充分沟通,商业银行对资本市场的业务参与由边缘走向核心,如开展自营资本市场业务,包括债券、股票的承销、买卖、转让及基金的发售、管理、买卖与转让等;为促进企业转制,带动商业银行资产优化而开展的新型咨询顾问业务,如企业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兼并收购、企业资本运作策划等。这些业务的开展必将与现存的分业经营体制相冲突,产权融合应运而生。它是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充分连通后,对金融机构组织结构变化的客观要求。为进一步深化综合经营,需要在组织结构上进行制度创新。产权融合有两种组织形式,即金融控股公司型和统一法人型。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形成多级法人的混业经营模式,是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选择。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正处于由金融业务交叉和工具复合推动向产权融合的过渡阶段,过渡时间的长短仍然取决于金融工具创新的推动力量。在这一过程中,与美国相似,在分业经营的法规彻底修改之前,监管法规将不断调整或放松,一些金融控股公司的试点将会出现。另外,一些商业银行通过境外设立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然后以“返程”投资的形式,在境内展开综合经营。

  商业银行应走资本节约型发展之路

  □招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庞 东

  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的提速,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十分迅猛。然而随着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颁布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出台,更加严格的资本监管标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陷入资本不足的困境。从本质上说,资本约束瓶颈是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资源在现有的粗放发展模式下无效利用和严重浪费所引致的苦果,要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建立有效的资本约束机制,强化资本管理,走上一条资本节约型的经营发展之路。

  资本约束深化与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理论来看,商业银行的持续经营必须建立在对其稀缺的金融资源的有序开发和合理配置的基础之上,并实现其效用与功能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为了使商业银行稀缺而昂贵的资本资源与风险更加匹配、充分发挥资本管理在转变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中的作用,必须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的资本约束机制,以形成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内部系统动力,提高资本资源的利用效率,摆脱资本困境。

  首先,资本约束使银行意识到管理各类风险的最终出路在于资本管理。事实上,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于外部,而操作风险则主要来自于内部。但所有的管理最终都依赖于资本金的承担,因此,资本约束的刚性必然要求银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并整合三大风险管理。

  其次,经济资本管理体系日益成为银行整合三大风险管理的关键手段。VaR、经济资本以及RAROC等工具的运用,使银行借助于数据平台实现风险定价和业绩评估,并依据风险或资本的分布状况完成业务或管理的全程监管和动态优化。经济资本准确反映了银行的风险,还作为管理工具提供风险决策信息,使银行风险管理不仅实现了识别和评估,更实现了价值增值的目的。

  第三,资本约束的深化使银行从传统的非理性和粗放式经营迈向现代化、集约化的新阶段。为了应对强制的资本约束,银行不得不重视风险管理,摒弃过去一味通过抢占市场扩大收益的做法。

  总之,资本约束不仅要求银行重视风险,更提醒银行始终把可持续发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的资本管理困境

  虽然西方先进银行的资本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我国商业银行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资本管理工作仍然比较落后,突出表现在:

  1、大多数银行缺乏资本管理意识,对于资本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少银行既没有设立独立的资本管理部门,也没有指定专门的部门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使得资本管理工作进展缓慢。

  2、资本管理的目标单一。绝大多数银行的管理目标只是满足外部的监管要求,因此,资本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定期计量和通报资本充足率的层面。

  3、资本管理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没有制定持续性的资本计划和相应的资本管理办法,仅仅是在资本充足率告急的时候,才开始采取措施去稳定和提高资本充足率。

  4、资本管理的技术手段相当落后。目前国内的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相关的资本管理系统,甚至对于资本管理的最基本要求———监管资本比率的计量手段都相当落后。

  完善资本管理,促进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水平的关键是完善资本充足率管理机制,建立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制度。为此,在建立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体系架构过程中,应以建立经济资本配置机制为目标,强化资本覆盖风险以及资本回报约束的理念,不断完善各类风险量化技术和经济资本管理方法,从而在科学衡量分支机构经营业绩的同时,引导经济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使以资本基础的财务绩效达到最优。

  第一,树立资本约束的经营发展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进一步强化风险约束和资本约束的经营发展理念,深化对资本充足率的深层次认识,将资本管理真正引入到业务管理流程之中,引入到事前的业务发展管理之中,引入到风险调整收益的绩效管理当中。要树立资本管理并不是单纯为了满足监管要求的观念,其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促使商业银行建立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业务增长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强化风险控制,走资本节约的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发展之路,真正地将短期盈利水平与长期盈利能力、质量与规模、收益与风险等结合起来,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质量、效益、规模、结构的协调发展。

  第二,业务创新,优化资产结构,开发信用与市场风险管理技术。关键在于强化资产风险管理,减少风险权重,提高资产质量。因为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张受存款增加的影响而有一定的被动性,消极地减少资产规模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具体措施应该是:(1)进行金融创新,优化资产结构,开辟融资新渠道,发展代客理财等资产管理业务,增加风险权重较小的中间业务。(2)做好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风险管理准备。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积极利用金融风险转移技术,降低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如资产证券化、信用 衍生产品、利率互换、利率期货、期权、远期利率协议等衍生金融产品的本土化,将 使银行资产的风险系数大大降低。

  第三,加强资本总量和资本结构管理。资本监管目标规定了银行持有资本总量的下限,而银行业务资源和盈利能力决定了银行持有资本不能过多,持有过量的资本虽然满足了监管要求,但是由于投资机会的限制,资本回报率将随之下降,从而与股东价值最大化要求产生矛盾。商业银行必须加强资本总量的研究,在监管当局最低资本标准之上,根据发展战略,确定合理的资本总量区间和资本充足率目标区间。同时根据各类资本工具在资本结构中不同的特征,应结合资本总量、质量、成本、对股权集中度的影响等因素,加强资本结构研究,确定合理的资本筹集渠道和方式。

  第四,建立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和资本约束机制。建立内部经济资本的配置政策,综合考虑风险、资本、收益的业绩评价系统,使仅仅停留在法人层面的资本管理逐级分解到每一个分支机构、产品、业务线。研究编制资本充足计划,并将资本充足计划作为综合经营计划的核心内容。在引入资本充足计划后,新的综合经营计划框架将贯彻风险与收益平衡的科学发展理念,以最低资本充足率约束作为准则,以加权风险资产为手段,以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为目标,根据资本充足状况对各项业务发展计划进行调整,真正体现资本充足率对发展的约束,并实现在合理平衡收益、可承受风险和资本回报基础上,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的经营目标。

  第五,以资本充足率为准绳,全面评价商业银行治理水平,强化风险管理能力。资本充足率管理贯穿于商业银行设立、持续经营、市场退出的全过程,它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并且随着银行业务范围逐步扩大,风险成因和表现复杂化,资本充足率在银行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还将进一步提升。银行应在完善公司治理和强化内部权力制衡监督的基础上,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优化风险评价机制,要根据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把风险管理落实到业务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贯穿资本理念 建立资本规划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刘百花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资本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三,一是达到或维持监管当局要求的资本水平;二是对银行资产配置相应的资本以覆盖风险;三是计量不同分支机构、业务条线的资本成本和资本收益,对其进行绩效考核。

  为了达到这三个资本管理目标,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在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贯穿资本理念,并且建立起自己的资本规划程序。

  在银行经营活动中贯穿资本理念

  银行资本管理的根本不仅仅在于拓宽融资渠道,补充资本达到监管资本要求,也不应当仅仅是银行高层注重的问题。在商业银行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资本管理过程当中,应该在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绩效考核的各个环节综合考虑资本因素,自上而下到每个员工都融入资本管理理念。

  (一)银行授信决策。根据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对每种资产都要保留一部分资本作为准备,资本保留数量是根据其资产的风险来决定的。资产风险权重越高,所需经济资本配置越多。因为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资本要求不同,对于风险权重高的贷款,银行所需配置的经济资本也高。高风险要求高回报,以弥补持有额外资本的成本。因而银行在授信当中还要考虑到资产的风险权重及对资本的占用,把有限的信贷资金配置到优质客户上。

  为了贯穿资本理念,在授信决策中融入资本管理,我国可以在授信决策中引入RAROC系统。国际先进银行通常运用风险调整的资本回报率(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RAROC)指标来对衡量信贷资产回报。RAROC表示特定资产或业务单元在扣除预期损失后的净收益与所占用经济资本的比值。在RAROC下,对每种资产都要保留一部分资本作为准备,这些保留资本数量是根据其资产的风险来决定的,风险资产越多权益资产比就会越高。

  在此基础上,对贷款进行定价时,除了考虑利润补充、贷款损失准备金和其它管理费用外,还要再加上RAROC费用。RAROC费用是银行必须为这些商业贷款持有一定数额资本所带来的成本。我国商业银行可以运用RAROC模型对各地区、行业、部门、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实时的测量和管理,一旦发现某笔贷款的RAROC低于银行预定的标准,相关人员可立刻采取措施,或者提高贷款定价,或者终止这笔贷款及时控制信用风险。

  (二)风险管理。经济资本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银行资产的风险特性。运用经济资本计量和配置来管理银行风险,统一了银行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通过经济资本管理,银行的整体风险和风险分布严格受到经济资本约束,并且通过内部的风险调整和资本配置能够提高股东价值。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要求银行建立可以辨识、衡量、监控其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风险管理系统,并计提相应的资本。国际先进银行纷纷采用内部评级法(The Internal Rating Based Approach,缩写IRB),来对风险进行度量和配置资本。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认可IRB在计算监管资本的有效性。银行建立内部评级法能够更精确地计算风险,进而计提更合理数量的资本,风险管理模式的风险敏感性更高。具备条件的银行引入内部评级法后,可以适当减少风险资本金额,降低资金成本。运用IRB法计算监管资本,可以鼓励商业银行持续改良风险管理措施,并促使这些方法将会随着经验与数据的累积而改良。

  我国商业银行应当以全面风险管理为目标,构建经济资本管理机制,对风险的实际情况和预期指标相比较,对风险状况进行监控。通过强化资本对风险的覆盖,构建以经济资本为约束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三)绩效考核。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应当将绩效考核建立在考虑到风险因素之上的资本回报。目前,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是采用按经济风险调整的收益率,综合考核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用指标衡量就是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RAROC)。RAROC即收益对根据风险调整后的资本的比率,将风险因素引入到资本回报概念中。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普遍按照规模的增长衡量分支行的业绩,普遍采用股本收益率(ROE)和资产收益率(ROA)指标衡量盈利能力,在实践中容易导致追求资产规模扩张和高风险利润。引入RAROC指标体系克服了传统绩效考核中盈利目标未充分反映风险成本的缺陷,有利于在银行内部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从根本上改变银行忽视风险、盲目追求规模的经营方式。我国商业银行引入RAROC为基础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资本约束机制,能够约束分支机构风险资产的非理性扩张。

  如何建立资本规划程序

  资本管理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银行资产规模和结构在不断地变化,相应的监管机构的资本要求以及覆盖银行业务风险所需要的资本也在不断地变化。同样,由于红利支付、银行利润变动,资本本身所能够支持的风险资产规模也在变化。除了达到资本充足要求外,银行还应当持有一定的资本缓冲。

  银行应当在动态考虑监管要求和资本成本的基础上,决定每一时期的资本水平和资本构成。银行定期做出资本计划,包括预期利润和股利水平,预期风险资产规模和结构的变动,在明确现有资本水平的基础上,预期资本可能出现的变动。

  因此,通盘考虑银行资本决策的各个环节,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在以下分析基础之上建立资本计划。

  第一,进行经济资本计算和配置。银行首先计算不同业务部门和各类业务的风险,将经济资本在各类风险、各个业务部门和各类业务之间进行配置,并且对各类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配置经济资本,计算银行需要的总体经济资本。

  第二,计算监管资本和保留资本缓冲。由于意外的资本筹资成本比较高,因此平时有必要保留超过最低资本要求一定水平的资本,以作为缓冲。银行需要在监管资本要求基础之上,保留一个适当的余地。在这一环节,银行计算最低资本要求,加上一定额度的资本缓冲,作为目标资本水平。

  第三,与同类银行进行比较。在对银行的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进行分析之后,银行的资本比例目标应该与其它可比较的银行资本比例之间进行比较。

  第四,设想未来前景和资本需要。银行在进行资本规划时还要考虑未来计划和战略如何影响资本充足状况。如果银行的问题贷款水平很高,而且贷款水平持续增长,那么就需要更多的资本来覆盖未来对资本的高要求。如果银行计划一项重要的收购,迅速扩张资产,开展新业务活动,或者扩张网点及改善设备,也需要更多的资本来支撑这些活动。此外,如果银行战略强调贷款或者集中向某些产业贷款,也需要额外的资本来弥补这些战略造成的风险集中。

  银行应该考虑其目标资本水平是否适应其增长计划。如果银行计划资产增长或收购其它机构,就需要及时补充资本,这样才能有充足的资本用来满足增长的需要,达到监管机构的资本要求。

  最后,在测算资本成本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资本组合。在资本总量决定后,银行还要考虑建立最优的资本组合,提高资本效率,降低资本成本。银行资本的构成包括外部资本来源和内部资本来源。资本组合中包括负债、优先股和权益以及混合资本债券等各类资本创新工具。对不同类型资本的相对成本进行考虑,确定多元化的资本组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