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 > 正文
 

雷曼兄弟范文仲:中国银行业改革任重道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 13:25 证券日报

  雷曼兄弟研究部 范文仲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然而,自那以后确保金融稳定成了中国经济议程的首要任务。2001年中国加入WTO组织承诺将于2006年底向外资机构完全开放银行业。为此,中国领导人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制定了三个银行业改革目标:第一,清理不良贷款并推进资本化;第二,使所有者结构多样化以及改善公司治理,第三,在海外资本市场首次公
开发行。

  改革继续推进

  中国银行业改革继续推进,但旧问题依然存在,新问题不断浮现。中国的银行体系在过去20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占中国的银行总资产50%以上的四大国有

商业银行(SOCBs)因为作为过去政府贷款政策的执行人而背负大量不良贷款(NPLs),直到最近,情况才有所改善。过去,其商业运作效率低下,且资产负债状况不良。

  不良贷款一直下降。经过一系列的银行注资和坏账剥离之后,这些努力的成果开始显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从2003年到目前为止已经下降了50%,而平均不良贷款率从20%下降到10.5%。

  2004年,政府部门选择财政状况相对较好的中国银行(BOC)和中国建设银行(CCB)对其进行股份制改造。这两家试点银行的平均资产收益率(ROAA),盈利能力的一项关键衡量指标,在2003年有了显著提高,尤其与其他两家国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相比。

  外国投资者已经进入并成功实现首次公开发行。为增强中资银行的

竞争力,中国政府已经允许外国战略投资者进行参股,由此,中资银行可受益于它们专业的金融技术并提高自身管理能力。

  全球投资者对此反应极其热烈:在过去两年里,外国投资者对中资银行的

股票投资总额达170亿美元,其中140亿美元为2005年一年的股票投资额。去年,交通银行(BOCOM)和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融资总额为110亿美元。其股市表现非凡:建设银行的股价自上市以来已经跃升了50%多,而交通银行的股价已将近翻倍,反映出市场对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坚定信心。

  受以上这些改进的鼓舞,穆迪和标准普尔已经上调了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信用评级。同时,政府允许四大国有银行中最大的中国工商银行(ICBC)重组成为股份制银行。

  信用评级在上升

  不过,许多改革似乎是象征性的。虽然中国银行业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但风险依然存在。无论重组还是首次公开发行,除非有实质性的制度转变相配套,否则单单凭此将无法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或改变贷款行为。没错,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已经大幅下降,但这大部分是由于公共财政注资或出售不良贷款,而不是依靠提高经营业绩或加强公司治理。

  尽管中央银行于2004年底取消了贷款利率上限,但贷款利率并无太大差异,明显体现出信用风险定价的无效性。此外,虽然境外机构正开始参股中资银行,但其对银行操作真正能够产生多大影响还需拭目以待,尤其在近期对外资参股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情况下。

  贷款的增长可能预示着新一轮的不良贷款。各家银行的年报也揭示出一个基本弱点:银行利润过度依赖利息收入,其收入总额的80%以上来自于易受宏观政策和信用风险影响的贷款业务。假如贷款增长率继续再次上升且大部分贷款出于过度乐观的心理或过于宽松的贷款标准的话,那么不良贷款率可能会反弹。

  银行资金流动性充沛。我们认为风险是相当真实的。在大量存放于银行的家庭储蓄以及巨额国际收支顺差所带来的额外流动性的支持下,一季度中国的银行资产年同比跃增19%,达到4.9万亿美元。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充沛,但除放贷以外的投资机会非常有限。结果,3月份银行的贷款增长率上升到14%,而货币供应量跃增18%,几乎是两年来最大增幅。四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显示出不良征兆,该指标从2005年三季度的10.1%反弹至2005年四季度的10.5%。

  更多工作需要去做。中国的银行业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很多改革似乎只是象征性的,因此还有更多工作需要去做。近期出现的放贷繁荣给中国长期的金融稳定重新带来风险。我们对最近升息27个基点是否足以阻止银行大量扩张贷款表示怀疑。更加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在扩大银行投资渠道范围的同时尽力控制储蓄增长,尤其针对家庭部门。这一任务绝非易事,因为它不仅要求家庭消费的增加,而且与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以及资本账户自由化的成功相关。但这可能是政策制定者最终被迫选择的道路。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