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发展不配套将导致银行改革失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8日 17:37 证券日报 | |||||||||
徐思佳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上,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语出惊人:资本市场发展不配套将导致中国银行业改革失败。 谢国忠指出,目前中国企业的融资来源中,九成左右来自银行,如此高的比例意味
他分析指出,中国经济从2002年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的阶段,表现为出口、房地产市场、贷款三方面的大幅度增加。特别是贷款,从2003年、2004年、2005年到今年一季度,上升有9万亿左右,规模几乎增加了一倍。与此同期表现的是,中国金融体系的资金过剩时代的到来。汇率升值炒作,利息生成低,热钱的进入,资金过剩问题可能不好解决。 “在汇率升值预期不解决的情况下,第一要把关的就是贷款的质量。”谢国忠说,“贷款的行为本身存在很大的风险,如果经济增长通过贷款来带动,而贷款的增长是通过放松贷款的条件,这还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为。如果银行方面不严格把关的话,中国再出现新一轮的不良资产的可能性仍然很大。”他认为,银行贷款质量是跟经济周期有关系的,经济上升周期,公司盈利的情况还不错,贷款质量往往看不出有问题;但是经济周期放慢时,公司的收入会有影响。如果其资产很多,但资金周转不快,资产回报率不高,就需不断向银行贷款维持资金周转,这就有可能带来新一轮的不良资产。 谢国忠反驳了“资本市场不重要”的观点,他明确指出,“资本市场改革可以不要太快,放慢点也无所谓”的看法是错误的。整个国家经济靠负债时,是高风险的经济,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发展配套,大部分风险都集中在银行体系里,银行很难消化。不仅如此,“资金过剩的时候,对资本市场的控制非常关键。 他从股市和债市两方面分析了资本市场对于银行改革的重要性。一方面,作为为企业提供融资方式,提供资本金的市场,股市到现在为止的发展还非常不足,甚至变成大家去玩儿的地方。虽说东南亚繁荣时期,股市的融资超过了GDP5%,美国股市融资也达到GDP的5%,而中国可能1%还不到,且股市屡现控股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这是因为缺少一个市场自我调整的过程。谢国忠表示:“股市是最容易搞好的地方,对制度要求最低的地方,关键就是开放。如果政府放开市场,同时提供服务让信息透明,那么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金也就会转向好的公司,不好的公司看到这一点也会想改好。” 另外,债券市场占国际金融市场一半的比例,在美国,三分之二的信贷来自债券市场,所以银行起的作用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债券市场风险分散,一个公司的破产不会有连锁反应,这是债券市场很大的优势。而且债市信息是相当公开,如果企业出现问题,债券就会大幅度下降,因为市场每天都会通过信贷评析公司的测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如此一来,市场就能消化信息,进而消化风险。“可以把房贷证券化作为发展的第一步,进一步引入资产抵押,慢慢通过引进评级公司,完善破产法律,中国的债券市场就可以做大。 “长期来说,银行体系的安全风险,最重要的是债市和股市要做好。”谢国忠最后这样总结。 此外,对于“外资企业进来是不是会引起中国金融企业都失去市场地位,先改革还是先开放”这一热点话题,谢国忠认为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改革过程中的“合资”方式。“外资企业能够给国内内资企业带来技术,只要中国政府好好利用,然后在市场改革层面上配套,中国的金融机构在以后十年里的竞争力就有可能大幅度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