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评论 > 正文
 

化解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困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 00:44 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约评论员 刘煜辉

  据央行的最新统计,2005年10月末,全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20.36万亿元,同时存款余额却高达29.44万亿元,存款增速高出贷款增速 4.3个百分点,而存贷差达到创纪录的近9万亿元,达到2000年的3.7倍。流动性过剩已经造成了货币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的倒挂。现在银行间市场一年期国债和央行票据的收益率在1.32%和1.42%左右,远低于一年期2.
25%的存款利率。最新一期5年期的国债收益率更是低到了2.14%。也就是说,银行现在把从储户手里吸收过来的存款,进行任何一笔国债和央行票据的投资都是在做赔本买卖。

  很多学者认为,通过降低存款利率,甚至取消活期存款利率,再配合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和

货币基金市场,如此将百姓的储蓄存款“逼出来”。愿望当然好,但其中存在的几个悖论值得深思:首先,纵观全球特别是美国金融体系结构变迁的历史,美国1970年代曾遭遇银行部门的流动性急剧下降的困境。而当下中国银行部门的问题是流动性过于充足导致资金运用之难题。大相径庭的背景下,是否能演绎出同样的直接融资发展的机遇和路径?

  其二,中国的储蓄存款的利率弹性到底有多大?众所周知,中国百姓存款主要与收入预期相关,与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以及住房体制改革进程和成败密切关联。我们曾经连续11次降息,也未能拖住储蓄快速增长的步伐。据近日央行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141050.99亿元。

  其三,即便是突破管制利差的格局,储蓄存款能得以分流,但贷款需求也会相应下降,如此是否能达成缓解流动性过剩之困境,实在是难以预知。去年1400亿元的企业短期融资券的获准发行,导致银行大企业贷款的投放速度也有所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大部分的融资券最终还是被银行部门自己所持有而不愿放手。

  因此,解决问题必须要理清造成困局的体制因素,方能避免“头痛医脚”的尴尬。现行的GDP考核以及辖内公众监督的机制缺失,使得各级政府在竞争中不断强化资源的支配权。结果,往往是资本密集型、高能耗、高产值的大型企业很容易用较低的价格取得土地和资源,而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小企业却得不到政府应有的支持。这种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导致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顺周期偏好,即在周期的繁荣阶段,银行受政府行为所支配,预期乐观,信贷投放冲动强化。在经济发展的低谷期,银行又受到总行的牵制,预期悲观,转而采取慎贷行为,企图以减少信贷投入规避风险。

  同时,近年来商业银行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某种程度强化了银行顺周期的偏好。

银监会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最后达标期限为2007年1月1日。据有关部门估计,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标的话,需要补充1.7万亿元。目前调整资产结构,控制风险资产的规模,是保证资本充足率尽快达标的一个最容易操作的办法。2004年的
宏观调控
使今年经济景气度有所降低,2003年超常投放的贷款风险也开始显露,商业银行放贷趋向谨慎。而对于资本充足率的硬性约束,将使商业银行慎贷行为进一步加剧。

  因此,推进相关体制改革,以此保障银行体制改革,弱化银行的顺周期倾向。通过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强化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以保护债权为中心的规范有序的社会法律和信用环境,改变信贷投向结构,大力开发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市场,方能消化中国持续增长的国民储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