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评论 > 正文
 

银行股改需要公开平等的讨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 03:22 第一财经日报

  华生

  最近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与股改的讨论、争论和公众关注完全不同,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一个理论上和实践上牵动着超过股市参与者10倍以上人口利益的、更大和更具挑战的变革,尽管有学术讨论,但就公众和媒体层面而言,可谓在茫然无觉中拉开了帷幕。这似乎从另一角度证实了生态学家的警示:人们往往为琐事而争吵,而漠然面对正在改变他
们命运的变迁。尤其是在今天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人们感知的,往往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世界,而是大众媒体告诉他们的世界。

  中国的银行体系,堆积着中国亿万老百姓曾经几乎是全部、今天仍然是主要的终生积蓄,一直被国际上认为是

中国经济体系最大的挑战之一。几十万亿元的金融资产,不仅使股市的全部流通市值不足其一个零头,也使国资委管理的几万亿元国有资产相形见绌。

  但是,这样庞大资产的状况、运行和管理,过去长时期被隔绝在大众的视野之外。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原先“绝密”的数字和情况才慢慢被披露和公布出来。但对于其中真实的情况和机理,绝大多数人仍是不甚了了。人们只是从动辙人民币万亿元的规模去化解银行的坏账,才对挑战的难度有个大体的印象。不过万亿元的概念确实超越了我们大家能感知的日常经验而容易被公众和媒体麻木地对待。

  毋庸置疑,改革这样一个银行体系太有必要了,而且需要非凡的勇气和智慧。2005年,经过缜密的策划和精心的准备,四大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起步了。建行的改制、引资和成功上市,中行的引资改制,标志着中国银行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和顺利推进。从银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国家金融的机密到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进入银行做股东、进董事会,这确实是一个制度的重大进步和时代的艰辛跨越。

  关于

银行改革的争论是在改革已经进行、银行已完成上市后的信息披露时开始的。其中焦点是关于国家金融安全的担心和银行资产贱卖的猜测。这类批评起初实际上并没有多大声音,但不久我们看到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纷纷站出来表态,强调引资之后银行控制权仍在国有股手中,国家金融安全并无问题,银行资产贱卖问题也并不存在。更有对股改质疑很多的国外投行大腕们和国内知名经济学家对银行改革表示了无保留的支持,乃至指责“鼓噪银行贱卖论”的批评者身份可疑,需要引起警惕。

  应该肯定,银行引资改制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至于入资的对象和价格,公平地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商业和技术问题,很难有绝对的客观标准。商业谈判总是要双赢,只有自己合算而别人无利的事情也不可能成功。

  因此,关于银行改革的讨论实质上并不仅是关于具体谈判条款和价格的合理性,这样一件关系整个国家和亿万人民切身利益的事情只由少数财经精英料理,即存在银行改革透明度和公众参与性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改革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就不让别人参与讨论改革的具体方式和途径,更不能轻易给批评者扣上反对改革的帽子。

  首先,就国家金融安全来说,引外资改制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悖论。引进外资的理由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这样外资就要参与管理,而保证国家的控制又意味着对管理权的控制。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看,大银行并不被外资控股,但一般为民族资本所有,而不是国家控制。也就是说,外资被认为是不够安全的;而国家直接管也或多或少存在效率低、漏洞大的弊端;民族资本一般被认为是较安全的。而我们的银行改革,是国家控制为主、嫁接外资参与的模式。这样看来,银行改革中的金融安全战略不能说没有讨论的空间。

  其次,关于引资中银行资产是否贱卖的问题。就中方而言,一家银行剥离坏账,注资人民币几千亿元,成本可谓不低。但对外方而言,中国银行体系庭院深深,法律体系和执行系统都有待规范,投资这样陌生的国家和风险不低的环境要求折扣也正常,因此最终谈判的对象和价格条件都是中方人员艰苦博弈和辛勤努力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可能不是最佳或完美,但轻易说是贱卖,显然对当事人并不公允。

  但是换个角度看,外资几十亿美元巨资投入后几个月,上市就赚个翻倍的收益,这样的买卖确实难找。说是承担未来几个月的风险所得,未免有些勉强。因为我们已经给了它上市不成的回购承诺以及账面值亏损保护承诺,因此外资就是旱涝保收。同时,外资银行还另有在若干年内以约定的低价购买相当股权的期权权利,仅仅这个权利又可以外加上百亿元人民币利润进账。这样的“战略投资者”谁看了不眼红?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质疑是否卖便宜了难道都不行吗?其实,只要允许更多的特别是国内资金入围竞价,出售资产的价格就可大不相同。退一步说,卖东西总有贱卖、贵卖,谁也不能保证总是自己占便宜。检讨过去是为了以后卖出更好的价格,因此银行资产买卖的价格空间,也不是没有讨论的余地。

  最后,安全战略也好,是否贱卖也好,都取决于办事的程序。国有工业资产虽然量小很多,还有一个庞大的国资委管着,规章条例一大堆,社会和媒体也高度聚焦。规模惊人的金融资产,出资人透明度较低,我认为有讨论的必要。

  银行系统于国民经济,就如血管系统于人的机体。在我国股市规模很小,国民经济的运行几乎完全依赖银行间接金融的情况下,银行的作用更为关键。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的市场经济能否真正确立,中国的金融安全是否真有保障,就取决于几大国有银行能否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银行。2005年的银行引资改造,虽然是在这个方向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但是真正要把这个改革走稳、走好,显然还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回答和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允许公开和平等的讨论和争论,显然是必要和有益的。(作者为燕京华侨大学校长。此文不代表本报观点)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