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评论 > 正文
 

中国银行业从弱变强的新契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 03:29 第一财经日报

  顾蔚

  明年年底起,中国银行业将对外资全面开放。对外国银行的进入,中国不少人一开始发出“狼来了”的惊呼,但现在听得更多的是“狼在哪里”的感叹,因为外资银行在中国并没有大举重起炉灶,而是通过入股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应不应该让外资成为中国商业银行的大股东?中国的银行有没有贱卖资产?当然,有舆论还担心中国的银行是否会最终被外资吞并。

  中国的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看中的是他们的风险控制技术、先进的产品及服务、经营管理经验和庞大的海外网络。与狼共舞,当然要冒一些被狼吃掉的风险。狼是游牧民族的兽祖、宗师与楷模,从金庸到姜戎,中国现代的文学家们都对人与狼之间的这种亦敌亦友亦师的关系有细微的描写。

  

中国经济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世人有目共睹。但中国的金融业未能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为产业服务,也是不争的事实。以狼为师,会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从弱变强的契机。何况每次寻找战略投资者,都离不开一个“群魔共舞”的“选择”过程,在有“狼”争抢的前提下定下的战略投资价格,应该是个相对公平的市场价位。再加上战略投资者不仅锁定三年不能套现,还有责任提供技术和管理,价格上比流通股投资者得到一点优惠也是合理的。

  与海外股东的合作能否结出硕果,关键在于外国投资者究竟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如果本着引入先进理念的方式引入外资,但接下来把他们作为吸引普通投资者的“花瓶”,还是按照老一套的办法来干,这无疑是舍本逐末。因为中国银行业目前最缺的不是资金,而是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关键在于中方究竟能否虚心听取外方建议,以及外方是否协助中方推动改革。

  花旗集团投资浦东发展银行,开了战略投资的先河,但双方的合作也并非一马平川。当年就有中方人士质疑,浦发和花旗签订的是否是“一份不平等的条约”。花旗方面也不无担心,占的股份不到5%,在浦发说话分量不够,有被架空的可能。但双方在

信用卡合资公司中合作紧密,被认为是中外银行合作的典范之一。

  信用卡发展潜力很大,浦发因为自己在这块业务上缺乏经验,乐意放手将一些关键业务给花旗派来的专家管理,帮助它更好地竞争。花旗则通过和浦发的信用卡合资企业,成为第一个把名字放上中国卡的外国银行。双方成功地找到信用卡这个结合点,被竞争对手争相仿效。汇丰集团投资交通银行后,也设立了类似的一个信用卡合资公司。

  目前中国的规定是,外资总投入不能超过中国的一家银行的25%,单独一家外资机构投资份额不能超过20%。但监管者最近也表示,25%并非上限,而只是区分中外资银行的一个界限,给外资银行未来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可能。

  不同种族、文化之间的联姻本来就是风险很大的一件难事,但它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取长补短,就像混血儿一般长得要比其他孩子可爱一样。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日本、韩国和泰国都曾经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帮助其加强

竞争力,并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中国银行业现在的讨价还价能力,要强过当年亚洲邻国的这些银行,应该有可能在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主动性。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