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功胜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制度变迁。日前,中国工商银行继中建两行之后,获央行150亿美元的外汇注资,其资本充足率跃至6%。
已经成为共识的是,在单一的国有股权结构条件下,多元化的政府目标使国有商业银
行偏离商业化的经营目标,代理人常常侵犯委托人利益,导致内部人控制和公司治理效率的低下。
股权设置是建立现代股份制金融企业的前提,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势在必然。
但是,产权多元化仅为公司治理提供了可能。并不必然带来公司治理效率的提升,那种将私人所有制与经济效率之间的简单化、绝对化和意识形态化的理解,被中国和其他转轨国家的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股改上市是中国商业银行总体改革进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和环节,但并非最终目的。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这一复杂而艰巨的基础工程才是现阶段改革的重心。
没有约束的增长与增长的约束
截至2004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30余万亿元人民币,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相比增加一百余倍。尽管银行业的快速扩张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密切关系,但不可忽略的是,中国银行业普遍存在外延式的发展偏好和战略指向。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缺乏资本观念,缺少资本金约束,普遍存在“速度情结”与“规模冲动”,资产增长、规模扩张、市场份额是重要的经营目标,造就了今天如此庞大的银行规模。过多地承担了社会经济转型成本,产生了一个庞大而虚弱的银行体。它的显著特征就是资本充足率不高、资产质量低下、风险积聚。
而与商业银行扩张冲动相伴的是,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市场法制和信用环境不完善,没有约束的增长,风险极有可能被迅速吸纳、累积,最终危及银行自身安全。
对增长的约束迫在眉睫。商业银行的发展速度应当受到一系列条件的约束,如市场环境、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成本水平和资本规模等。
在这一系列约束条件中,最直接并且可以量化、符合国际规则的约束是资本充足率水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1988年被写入巴塞尔资本协议,已成为衡量单个银行乃至银行体系稳健性的公认的国际标准。全世界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实施了这一协议。
目前,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新资本协议框架(BASEL II),资本充足率、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是新协议的三大支柱,其中最基本的还是资本充足率。新协议在计算资本充足率的时候,充分考虑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提高了资本的风险敏感度,并规定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多种方法计算资本需求。
去年,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全面借鉴了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和即将出台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达标时间表。以资本金的增长约束资产规模的扩张成为手段和目标。
资本覆盖风险
中国银行业的资本意识在逐渐苏醒。
银行业是经营管理风险的行业,资本管理实质上是风险管理。资本覆盖风险的要求决定了在资产配置好、管理水平高的银行中,有限的资本可以支撑更多的规模。因此,资本管理重要性的提升,要求银行积极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不断优化资产结构,改变过度依赖存贷款利差收入的单一盈利模式。目前强化资本管理的重要任务将在以下方面展开:
加强资本总量管理。资本监管目标规定了银行持有资本总量的下限,而银行业务资源和盈利能力决定了银行持有资本不能过多,持有过量的资本虽然满足了监管要求,但是由于投资机会的限制,资本回报率将随之下降,从而与股东价值最大化要求产生矛盾。商业银行必须加强资本总量的研究,在监管当局最低资本标准之上,根据发展战略,确定合理的资本总量区间和资本充足率目标区间。
加强资本结构管理。在满足监管当局标准的各类资本来源中,由于各类资本工具在防范风险保障存款人利益方面具有不同属性,其在资本结构中具有不同的质量特征。如长期次级债券充当监管资本的质量要差于普通股本(实收资本),因而被归属于附属资本的下层,其数量限制在核心资本的50%。资本工具属性的不同对股权集中度也有影响,满足监管标准的资本工具中既有传统的股权工具如普通股,又有混合型的股权/债务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将影响股权集中度,是资本管理决策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另外,不同的资本来源其成本有差别,在筹集时必须进行比较分析。应结合资本总量、质量、成本、对股权集中度的影响等因素,加强资本结构研究,确定合理的资本筹集渠道和方式。
调整经营结构与盈利模式,加强资产组合管理,降低资产整体风险。从资产的风险属性、期限属性和利率属性出发,立足于经营环境和业务基础,研究资产负债配置的最佳方案,合理控制总量,优化结构组合,降低资产组合的整体加权风险,促进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协调运作。同时,积极探索资产组合动态管理,分离、转移、分散信贷组合风险,改变贷款组合风险特征,降低信贷资产组合的整体风险。
建立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和资本约束机制。建立内部经济资本的配置政策,综合考虑风险、资本、收益的业绩评价系统,使仅仅停留在法人层面的资本管理逐级分解到每一个分支机构、产品、业务线。研究编制资本充足计划,并将资本充足计划作为综合经营计划的核心内容。在引入资本充足计划后,新的综合经营计划框架将贯彻风险与收益平衡的科学发展理念,以最低资本充足率约束作为准则,以加权风险资产为手段,以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为目标,根据资本充足状况对各项业务发展计划进行调整,真正体现资本充足率对发展的约束,并实现在合理平衡收益、可承受风险和资本回报基础上,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的经营目标。
(作者系中国工商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股份改革办公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