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银行评论 > 正文
 

上调法定准备金率:药不对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4日 03:52 每日经济新闻

  彭兴韵

  近来市场普遍猜测央行会提高银行准备金率。人们的大胆“猜测”,是基于货币市场流动性充裕、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下跌、央行票据冲销外汇占款的压力越来越大,和春节前央行将大力度回笼资金改为净投放资金等现象得出的结论。

  但上述原因并不构成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坚实理由。

  央行在过去数年的货币政策操作实践中,对法定准备率情有独钟:宏观经济紧缩,则上调准备率,如果过热则下调。2003年以来,由于宏观经济过热,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6%提高到7.5%。

  但宏观经济导致上调法定准备金率,这一理由的认可度正在削弱。在经历了包括行政手段和货币政策在内的严厉紧缩性宏观调控之后,结构性的过热已完全得到了控制,投资增长率和物价指数都在持续下降,2004年12月份的投资增长率只有21%左右,而CPI也从2004年7、8月份最高的5.3%下降到了12月份的2.4%,企业的库存增长率在大幅度地上升。据统计,到去年11月份,企业的产成品资金增加了23%以上,企业借款意愿减弱。实体经济部门的这些数据显示,中国的真实利率在下降。

  从实体经济数据出发,反观去年10月28日的加息举措,显然是欠妥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是不合适的。

  外汇占款对我国央行的信用独立性、对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带来了巨大压力,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并不是比公开市场操作更好的冲销手段。

  主要原因在于,公开市场操作属于货币政策微调的工具,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向来就有货币政策工具中的“巨斧”之说,不可能像公开市场操作那样轻松自如地成为一项日常性的操作工具。假定今天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1个百分点,按1月末24.54万亿元人民币的各项存款余额来计算,实际可一次性冻结银行体系2454亿元,这对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会造成太大的冲击。如果一个月之后外汇占款继续大幅增加,或者增幅并没有像预期的那么大,是否又该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呢?

  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下跌似乎是一个必然趋势。货币市场利率的下跌是由于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多造成的,这并没错,但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过多的流动性?为什么在如此低的货币市场利率下,银行还乐此不疲地在货币市场上拆出资金?

  这实际上与银行体系的资金来源结构高度相关的。我国银行体系的资金来源中,活期存款所占的比重高至50%左右,由于金融机构对活期存款支付的利率只有0.72%,银行以1.8%的利率拆放出去仍然非常有利可图,这才是根本原因。央行如果担心货币市场利率过低,政策的出发点应该是为银行的剩余资金寻找理想的出路,而不是自己来兜底。

  分析至此,不难看出,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来阻止货币市场利率的进一步下跌,以应对经济压力是药不对症,并且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