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银行采取收购策略应对激烈竞争
一项调查发现,全球跨国银行在亚洲面临本土对手日益强大的竞争,更多企业选择本地银行,而不是汇丰银行(HSBC)、花旗集团(Citi鄄group)等跨国银行。金融服务咨询公司GreenwichAs鄄sociates得出的这一结论显示,自1997至1998年金融危机以来,亚洲各国银行的表现已得到改善,目前已对该地区全球跨国银行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率造成威胁。
过去一年里,花旗集团和渣打银行(StandardChar鄄tered)等国际集团采取了收购亚洲竞争对手的行动,收购价达数十亿美元,部分原因是亚洲本地银行带来的竞争日益激烈。
在近1000家接受调查的公司中,约380家公司表示,它们去年使用一家本地银行来提供国内银行服务,这一比例较此前一年上升了27%.使用全球跨国银行的公司比例同期从60%跌至54%.报告表示,“本地银行与全球跨国银行的质量差距逐步缩小,推动了本地银行的进展。”亚洲公司指出,它们宁愿选择国内银行,而不选国际银行,因为国内银行员工流动率较低,贷款价格较好,就筹资和衍生品提出建议的能力已得到增强。此前并未公开的Greenwich研究报告说,在10大顶尖国际银行中,遭到企业抱怨的银行家“导致业务中断的流动”去年增加了45%,而对10大本地银行的抱怨则保持稳定,大约是国际竞争对手的一半水平。
在从本地银行贷款的企业中,有约35%的企业认为,本地银行在价格方面最有竞争力,相比之下,国际性银行获此评价的有28%.这些数据发出一个信号,表明在亚洲企业信贷这一传统利润丰厚的市场上,国际银行的利润率正面临竞争对手的压力。对手们声称,它们对本地信贷市场有更好的理解。
花旗集团和渣打银行均表示,本地知识和关系是它们进行收购的关键原因。花旗去年出价27亿美元收购了韩国韩美银行(KorAm);渣打则在今年1月以33亿美元买下了韩国第一银行(KoreaFirstBank)。
本报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