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金融机构寻求突破 银行混业经营开闸放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2日 10:49 解放日报 | |||||||||
中国金融机构正在以各种方式寻求突破,关于混业经营的呼声不绝于耳,目前人们的争议只是在于走向混业经营的时机——— 国际金融业实践证明,争议归争议,混业经营最终成为多数国家的共同选择。对于习惯借鉴国际经验的中国金融业来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混业经营”,而在于“什么时候可以混业经营”。
银行可以设立基金公司、保险资金可以直接入市、企业年金市场启动……短短一个月中,国内金融监管机构连续“开闸放水”,混业经营步伐骤然加快。这种曾一度导致金融秩序混乱、近年来争议不断的金融体制,呈现卷土重来之势。 那么,2005年的中国,开展混业经营的时机真的成熟了吗? 争议只在时机 中国金融业早晚会实施混业经营———这一点,似乎已成为业界共识。 混业经营,顾名思义,就是一家金融机构,同时开展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各种金融业务。它可以是一家金融控股集团,下属各家子公司分别经营某个领域的业务;也可以是一个法人机构,同时涉足各个领域,即所谓的“全能银行”。 中国人对于混业经营并不陌生,在1995年之前,新设的股份制银行业务非常广泛,涉及银行、保险、证券、投资、房地产、租赁、信托,都可以做。然而,这段往事留给中国人的并非是美好的回忆。由于当时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力和金融监管能力不足,混业经营就像脱缰野马,最终引发了1992年、1993年间的金融秩序混乱:一些信托公司经营严重亏损、支付发生困难,银行大量资金进入证券市场,导致经济泡沫和过度投机。痛定思痛,这场混乱过后,分业经营体制得到强调和明确。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混业经营不好。全球金融业都走过一条“混业—分业—混业”的道路,混业经营的卷土重来,早已成为全球性的趋势,大多数发达国家最终选择了混业经营。这是因为,对于金融业发展来说,混业经营有着难以抵挡的诱惑:金融机构可以自主选择各种金融工具,无论是规模经济、利润来源,还是产品创新,其回旋余地均能成倍放大。 与这种诱惑如影随形的是未知的风险。如果缺乏足够强大的监管作保证,混业经营中难以阻止道德风险,而且一个领域内的风险,很容易产生连锁反应,传递到另一领域。比如,此次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就不可避免地存在某种隐患:股市的震荡,会不会将保险业拖下水?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中国,事实上严格意义的分业经营体制,仅仅存在了短短6年时间。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混乱逐渐走入记忆,从2001年起,中国金融机构就在以各种方式寻求突破,关于混业经营的呼声不绝于耳,目前人们的争议只是在于走向混业经营的时机。 时机是否成熟 理论上,混业经营时机是否成熟是有条件的。其一,银行业产权改革完成,成为真正自负盈亏的商业机构,只有自负盈亏才能产生自我约束的压力。其二,金融监管发展到一定水平,可以有效防范道德风险。 很难说这两个条件已经成熟。中国银行业的产权改革正在进行中,四大国有银行的改制才刚刚启动。与此同时,无论是法律框架,还是机构配备,现在的金融监管水平,尽管与上世纪90年代初不可同日而语,但其是否能经受住混业经营的考验,有效防止系统风险?业内人士认为,这还是一个无法事先衡量的事情。 但是,在2005年,不管条件是否成熟,混业经营的闸门已经很难关住。 时不我待。“入世”后,金融业全面开放即将到来。无论是利润多元,还是资产规模,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都具有明显优势,美国最终走上混业经营的一大原因,就是在其分业体制的金融机构,难以在国际竞争中与大型金融控股集团抗衡。反观国内,2004年底,保险业全面开放,2006年底,金融业将全面开放,届时,将与国际上混业经营的外资“巨无霸”直接竞争。这事实上给中国金融业定下了一个时间表,为了让国内金融机构适应混业经营,还有1年时间的过渡期,于是,2005年“开闸放水”也就成为一个必然选择。 更为现实的原因是,中国股市目前患上了严重的资金缺乏症。开放混业经营,让银行参与基金,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事实上是给股市输入新鲜的资本血液。2005年前两个月,混业经营骤然开闸,与岌岌可危的股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措施也被业界视为政策救市的实质性举动。有专家指出,在没有解决中国股市根本性问题之前,这样的做法有饮鸩止渴的味道,可能将股市风险传递到其它领域。但从目前情况看,这些应急的办法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对股市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而且,在目前低迷的股市面前,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头脑也能保持冷静,保险资金入市的比例,远远低于保监会的最高限制,已开展的混业经营部分业务,潜在风险并不高。 也许是考虑到目前条件还不是十分成熟,监管层“开闸放水”的每一步骤都走得相当谨慎,从单个举措来说,“闸门”开得并不大。比如尽管允许银行设立基金公司,但相关规定中对于银行与基金公司的人事、资金都设立了相当严格的防火墙,使两者成为几乎完全独立的个体。但如果将点点滴滴的举措联系起来,不难发现,形势的发展,将使中国金融业在2005年别无选择地直面混业经营的第二次浪潮。 变革拉开序幕 混业经营大幕重新拉启,一场新的变革才刚刚拉开序幕。 监管机构分久必合?适应以往分业体制,中国逐步形成了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分立的分业监管体制。这种局面,是否会影响混业经营的协作效率?早在银监会成立之初,就有一种说法认为这只是一个过渡性产物,混业经营的中国,最终还是会混业监管。去年6月,中国的三家监管机构已经成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但有专家指出,这未必是唯一的路,其实在国际上实行混业经营的情况下,各种监管模式都存在,既有混业经营分业监管,也有混业经营混业监管。 道德风险怎么防范?混业经营中潜伏的最大隐患,就是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解决这个问题,一是靠外部严格的监管,二是靠市场力量,即经营者因为对于金融机构商誉、品牌的珍惜而自觉加强内部控制。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后者正日渐成为主导力量。这种力量的出现需要一系列条件,比如成熟的企业文化、完善的诚信体系等,混业经营二次浪潮,将迫使上述条件或者说制度加速成熟。 金融创新风起云涌?混业经营一大优势,就是它给金融机构实施跨领域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银行设立基金、保险资金投资股市只是一个开始。目前,已有保险专家提出议题———具有长期投资性质的保险资金是否可以进入房地产贷款市场?还有,从去年底开始,新生的人民币理财成为市场亮点,至今热度不减,其本质恰恰就带有混业经营的性质……今后,这样的产品创新,将成为一种常态,并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结构。 我们相信,一切才刚刚开始。 作者:本报记者 陈春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