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央行发布《关于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筹)相关情况的公示》,宣布受理了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筹)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并进行公示。此前有关“信联”命名的猜测也尘埃落定,官方称谓确定为“百行征信有限公司”。

  信联进程的一步步推进,令市场备受期待。毕竟,在不少人看来,信联一旦正式落地对于当前陷入僵局的个人征信无异于是一大利好,很可能令国内个人征信行业的发展向前大跨一步。

  不过,对于信联的具体运作模式以及个人征信究竟如何破局,大家似乎仍有不少疑惑。

  股东名单曝光

  “信联”由央行主导、中国互金协会出面牵头,中国互金协会占股36%,并邀请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考拉征信、北京华道征信各出资8%筹建。注册地为广东省深圳市,注册资本10亿元。

  拟任董监高人员名单已出炉:董事长(兼总裁)拟由朱焕启担任;董事包括许其捷、杨彬、奚波、郦永达、李臣、郑浩剑、邱寒、唐凌、陈向军;监事包括陈波、毛振华、盛希泰、谷国良。

  目前,央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作为官方征信系统,截至2016年3月,有征信记录的自然人为3.9亿,占总人口数不到30%。

  据了解,“百行征信”旨在将央行征信中心未能覆盖到的“征信空白”人群的个人客户金融信用数据统一在一个官方平台内。

  有报道称,“信联”未来的数据来源瞄准与个人征信相关的金融数据,即200多家网贷,8000多家小贷、消费金融公司手中的数据,股东机构的数据(电商、社交等信息)不是“信联”主要目标所在。

  “信联”的出世对整个金融行业尤其是互联网金融行业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紫马财行CEO唐学庆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央行成立的信用中心没有覆盖互金用户,且互金机构之间缺少有效统筹,处于信息孤岛状态。‘信联’的成立能大幅降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征信成本,构建一套较完善的征信系统,“同时,‘老赖’们将无所遁形,多头借贷等问题有望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打破“信息孤岛”仍难

  然而,“信联”的成立究竟会如何打破各机构之间“信息孤岛”的状态呢?

  “各家机构自己建立起来的数据库以及数据分析模型,可以说是这些机构的核心,很难让这些机构将自家的资源进行无偿共享。因此,如果没有一套切实安全可靠且行之有效的制度以及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打破‘信息孤岛’始终只能停滞在理论阶段。”一位北京金融科技集团的COO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信而富CEO王征宇指出,信联的使命是实现个人征信对互联网金融和小微金融的全面覆盖。然而,就中国的市场现状而言,这一使命任重而道远。“首先,业内缺少科学、健全的征信观,对‘何为征信、如何征信、怎样运用征信’的理解不一。其次,中国的传统金融机构在提供个人消费信贷方面长期缺位,导致许多个人负债信息流落民间,呈现碎片化。第三,个人信息保护将是个人征信监管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我国缺少相关的法律顶层设计,这将成为‘信联’发展壮大的巨大障碍”。

  王征宇认为,要实现信用信息的全面共享必须从利益和法规两方面入手,才能破局。首要一步是统一数据共享标准,明确股东企业的利益分配,以及以法律或监管规则的形式确立从业机构的数据上报和质量义务。

  2015年初央行下发8家个人征信试点的通知,但至今3年过去了,个人征信牌照依旧处于“难产”的僵局之中。而如今“信联”的横空出世是否意味着8家股东其实已经类似于持牌机构呢?

  “并不能完全等同这8家机构已经拿到个人征信牌照。不过,随着‘信联’的出台,不符合个人征信机构标准的企业将不得不退出金融信用市场,回到数据服务商的身份或转而进入社会信用领域,因此这8家机构的从业身份和资格是既定的了。”上述COO表示。

  (国际金融报记者 付碧莲)

责任编辑:杨群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