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监会:加强风险管理 区别对待有保有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4日 04:11  金融时报

  新形势下管控风险:“区别对待,有保有压”

  记者 谷秀军

  “区别对待、有保有压”,这是日前银监会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加强风险管理,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的十项要求之一。

  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深化的上半年,我国货币供给与信贷投放快速扩张,加大了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根据央行日前公布的2009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货币信贷快速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货币供应量增长28.4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长34.44%。而关注度最高的,当属上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7.37万亿元,同比多增4.92万亿元。

  防范风险是银行业永恒的主题。虽然我国银行业贷款规模迅速扩张,对推动经济企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贷款高速投放积聚的风险隐患也在增加,这一点监管层已清醒地认识到,并给予高度关注与重视。

  日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提出,要继续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加强对国家重点工程、中小企业、“三农”、保障性住房、重大科技专项、节能减排的信贷支持,严格控制对“两高一资”、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市场准入标准、达不到国家环评和排放要求的项目,严格限制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这一加强风险管理、优化信贷结构的政策无疑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信贷资金投向与优化结构密切结合,不仅有利于推进我国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我们注意到,银监会在6月份曾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的通知》,这份《通知》也强调要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强调贷款发放必须用于满足实体经济的有效信贷需求。

  对此,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风险管理,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就必须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其具体体现就是用信贷的“闸门”把好“保什么”与“压什么”的关口。商业银行业要围绕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要求,以及国家产业政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将信贷资源有效配置到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发展的领域,严格限制对“两高一资”、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增授信。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还要从授信尽职调查、贷款发放等环节把好关,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房地产等领域,更不能脱离客户的有效信贷需求发放贷款。

  试想,如果当前对于“两高一资”产业调整所带来的风险没有高度关注,后果会怎样?部分高污染和高耗能企业发展速度较快,表面经济效益较好,不少金融机构争相追捧,其实信贷风险正在加剧。一是高污染中小企业面临关停并转;二是高污染企业、高耗能企业受能源和原材料上涨影响较大;三是即期和远期强制性治污降耗投入大,弱化了企业的还贷能力。

  再比如,信贷资金如果过度“投资楼市”,也会对我国的经济造成危害。对此,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认为,如果投资者是用自己的真金白银买房子,价格偏高偏低都不是问题。但是套取银行资金投机房地产,引发银行危机,问题就非常严重了。而“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可以有效防止信贷资金乘货币政策宽松之机流向楼市。值得欣喜的是,银监会此次重申了商业银行要控制房地产贷款风险,严格执行“二套房”标准,严格按规定执行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对投资性住房要坚持首付高成数、利率严格风险定价和资信严格审查的原则,严格执行与借款人100%“面谈”、“面签”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范“假按揭”、“假首付”现象的发生。

  专家认为,当前,面对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影响,要继续落实好“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银行要更加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正确处理防范风险与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自身效益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关系,努力维护金融安全稳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