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流动性管理应疏堵并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 11:21 金时网·金融时报

  日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的一季度例会再次重申了“加强流动性管理”的政策,这也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给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取向和措施定的基调,即“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和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保持价格稳定。”

  未来的货币政策没有悬念,将继续加强流动管理。而会议提出的,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外贸、金融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积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合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等等,则说明流动性管理应疏堵并进。

  众所周知,造成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的主要根源,一方面在于我国双顺差持续增加,外汇储备持续攀升,形成的外汇占款加剧;另一方面则在于我国金融市场层次间的配置通道相对狭窄。

  因此,央行为维护总量平衡,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早在2003年4月就开始启动央行票据来回收多余流动性。对冲手段也从最初的主要依赖发行央行票据,发展到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货币掉期等多种工具,并对

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从去年4月开始,央行已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2.5个百分点,3次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2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最近一次加息是在上月17日。

  央行近几年的操作基本上对冲了由于外汇占款过快增长投入的多余流动性,使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从2003年最高时的21.6%调整到去年12月的16.9%。但是,今年以来,流动性增长更加迅猛。前两个月我国外贸顺差仍高达396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3.3倍,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速上升使CPI维持高位,并对其未来走势形成压力。

  央行最新公布的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1季度贷款需求景气指数高企,达到67.9%,较上季度高出1.2个百分点,仅次于2004年第一季度68.9%的历史最高水平。

  流动性的充裕、资金价格的偏低和投资欲望的强烈,可能进一步推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分析人士认为,如果CPI持续走高或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央行还会继续采取紧缩货币手段。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了10%,而目前其超额储备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如果说,合理超储率应保持在2.5%左右的话,那么2月末的3.66%,显示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仍有一定空间。

  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9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8%。增速高于去年12月份10.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的高速增长再次表明目前的利率环境偏低,在企业贷款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央行小幅加息并不足以抑制企业贷款需求,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强劲,企业具有较高的定价权,完全可以通过提价来消化增加的成本,使得通胀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因此,贷款利率也有上调空间。

  另外,在上周六举行的一个论坛上,央行副行长吴晓灵的演讲让市场普遍感到,为了更有效地对冲流动性,未来货币掉期将成为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之外回收流动性的又一“利器”。对此,中信建投

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认为,央行在努力寻求新工具。在今后央行对冲流动性过程中,货币掉期还可能得到更多运用,而货币掉期的规模将取决于流动性的增长速度和对冲需要。

  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加息、发行央票以及货币掉期实际上都是采取“堵”的措施。如果要想治标又治本,只有进一步采取“疏”的措施。

  专家建议,争取扩大内需、减少顺差、优化产业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理顺资本市场与信贷市场融资中的渠道性堵塞问题,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深化资本市场的层次,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要尽快制定更加合理科学的国际金融战略,支持中国实现在全球的经济资源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支持“走出去”的经济战略,不断增强中国的经济

竞争力,最终才能解决目前我们货币政策面临的流动性过剩问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