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期限、锁波动带来收益风险
□ 本报记者 张胜男
在深发展银行网站上“聚汇宝”系列理财产品的众多公告中,共有四个产品到期公告,其中三个产品到期实现收益为零。加上“聚财宝”系列中的两款结构化产品,一款提前到期实现年化8%的收益,另一款依然零收益。深发展已深陷零收益泥潭。
上述零收益产品的投资期限短则1年,长则1.5年甚至2年,在如此波动剧烈的新兴市场,通过结构化产品锁定长时间期限内的股指波动区间,面临很大风险。
有业内人士认为,结构化理财产品最能体现银行的产品设计能力。也有人说,这类产品最简单了,就是从外资投行手里直接买产品,回来打个包,起个名就行了。
熬两年 到期收益为零
2006年6月,深发展推出的“聚汇宝”超越计划股指挂钩型个人外汇理财产品与新华富时25中国指数、日经225指数,以及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表现挂钩,到期公告称:“最终收益为0%,投资者收回100%投资本金。”投资期限2年,投资者没有提前赎回权,当时承诺产品收益率最低0%,预期最高总收益达16%。好不容易熬完两年,结果到期收益为零,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实际收益率为负。
深发展当时的广告词是“炒股、炒汇风险高,还不如买——聚汇宝超越计划”。不得不承认,该理财产品只是没有得到任何收益而已,至少没有亏损百分之四五十,比起两年来的资本市场,风险还算相对较小了。
大面积零收益 非偶然
让深发展的结构化理财产品名噪一时的是今年2月份到期的聚财宝飞越计划2007年1号(股票篮子挂钩型)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零收益。挂钩的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三只香港联交所的股票价格波动超过预定的15%。当时有其他银行的从业人员不知是出于唇亡齿寒的考虑还是立场的确比较客观,表示银行的责任仅在于没有提前对客户进行充分的风险揭示,产品本身不存在设计问题。
现在,深发展的零收益纪录已经达到了四个之多。其实,深发展的产品模型只有三个:一个是挂钩指数(产品与新华富时25中国指数、日经225指数以及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表现挂钩);一个是挂钩港股金融板块股票(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最后一个是挂钩港股能源板块股票(中石油、中海油、神华能源)。只有最后一个猜对了,为“聚财宝飞越计划2007年4号”和“聚汇宝超越计划2007年3号”的投资者提前终止产品并分别获得了8%和12%的年化收益。
深发展聪明的地方在于一个模型可以放在不同的产品系列中多币种反复发行,这也是他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地方:错误的模型带来了大面积零收益。
聚汇宝超越计划2007年1号美元产品、聚汇宝超越计划2007年2号港币产品、聚财宝飞越计划2007年1号人民币产品,全部运用的是挂钩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三只港股波动的模型,三只全部零收益。
打新收益高 公告难寻
当然也不是说深发展的所有产品类型都会出现这种零收益情况,产品结构相对简单的打新类、票据类理财产品,深发展做的还是很不错的。比如一年期的聚财宝腾越计划(T计划)07年2号新股申购人民币理财产品,今年六月份投资者到期实现的绝对净收益率为12.229%。
但是也有比较奇怪的现象,先于2号产品发行的聚财宝T计划(腾越计划)07年1号新股申购产品,虽于2008年4月18日发布到期公告,却到现在依然找不到它的收益率公告。虽然当时的公告明确表示“产品将于4月19日开始清算,产品最终收益率将于产品到期日后7个工作日在深圳发展银行网站公布”。4月18日到现在不知已有多少个7个工作日过去,但是该公告的芳踪依然难寻。
不是谁都“深发展”
有投资者戏称,自己又被“深发展”了,以此来表达自己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失败心得。但是,也并非所有发行结构化理财产品的银行都像深发展一样,频频踩雷。
事实上,很多银行一直认为4月的零收益风波炒作的成分更大,自家银行的产品设计理念一直没有发生改变,结构化产品的发行进程也没有停止。比如光大银行,一直保持着一个月一只结构化产品的发行节奏,用以丰富产品线,满足各类投资者的需要。也有些银行,因为特殊的市场环境,以投资者不买账为理由,停止了结构化产品的设计发行工作。
据普益财富网的统计显示,2008年第二季度,结构型理财产品发行了131款,每月的发行数维持在45款左右。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各家银行共发行结构性理财产品40款,接近当月各类产品发行总量的10%。
持续发行结构化产品的银行,以外资行为主。而近期几家产品到期的中资银行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比如光大银行的一款挂钩港股的产品到期实现了25.04%的年化收益率,而民生银行的一款同样挂钩股票的产品提前终止,实现了18%的年化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