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理财产品三大悬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0日 07:49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尹娜/文 质疑一:高风险趋势 是否有悖银行理财初衷? 银行理财产品不保本产品越来越多,收益风险都呈放大趋势。 目前,银行投资资本市场的类基金产品越来越多,占银行理财产品的比例也越来越高,由于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客户承担的风险也相对提高,这与银行理财或财富管理的本质、资产的保值的初衷是否有悖,成为值得讨论的问题。 银行对此的解释是,目前这部分高风险高收益产品主要面向资金量大、风险承受力强的客户。银行会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客户,不建议风险承受力低的客户购买。此外,由于前段时间,资本市场繁荣,客户对收益率越来越不满足,高风险高收益产品猛增是在市场和客户压力下形成。 目前,国内理财产品市场没有形成成熟的市场环境,一家银行推出高收益产品后,其它银行也被迫加紧研发,市场风气变得焦躁。 理财周报记者采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委员刘彦斌,他表示,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应该以中低风险为主,与基金理财要有所差别。 他表示,银行在面对市场压力时,应该对自身角色保持清楚的认识,避免一哄而上为争取客户发售过多风险偏高的理财产品,破坏整个市场的信誉度。在销售产品时做好充分的投资者教育,避免用过高预期收益率刺激客户。 质疑二:同质化困境如何破局? 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出现选择困难现象。一位客户想要购买一款“打新股”理财产品,他会发现,目前每家银行都在销售多种打新股理财产品;另外一位客户想要购买风险偏低的债券类理财产品,在众多银行的产品中进行挑选时也让他头疼不已。除这两位客户想要购买的理财产品外,银行在大多数产品上都同质化现象严重。 对于同质化现象,银行普遍的反应是,产品同质化是不可避免的。首先,银行理财产品中,结构性产品方面中资行面临定价系统问题,目前结构性产品募集资金大部分会存在银行,利息部分拿出来做掉期、期权类的衍生产品交易。但是由于没有独立的定价系统,定价模型需要交给外资银行来做。 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严骏伟对理财周报记者说,结构性产品盈利的大头都给外资银行,目前建立自己的定价系统是每家银行的目标。但是定价系统的建立是个长期过程。 国内银行出现结构性产品的时间还非常短,将资金拿到国外市场做掉期、期权类交易需要大量的与国际市场金融大鳄博弈的经验。 另一方面,同质化现象还是由于银行对投资领域不熟悉。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作为一支“新金融力量”冲上市场,投资范围非常广。基金公司不能投资的领域银行都能投资。但是银行自主在资本市场投资时间不长,组合投资产品少,直接影响产品创新能力。 质疑三:操作、信息、风险不透明 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委员刘彦斌说,不透明是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最大的问题。 第一,操作不透明,银行产品私募性质很强,客户不能完全知道资金的投资流程;第二,产品说明不透明,特别是结构性产品;第三,风险揭示不透明。 对于这些质疑,银行表示产品说明书中完全向投资者公布相关情况,并且目前几乎所有银行都会定期公布收益状况、净值等。并且在市场的不同时候向客户建议对产品进行申购赎回等。 此外,各银行纷纷响应银监会政策:理财产品的名称应恰当反映产品属性,避免使用带有诱惑性、误导性和承诺性的称谓。商业银行在为理财产品(尤其是非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命名时,应避免使用模糊性语言。 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的所有可能影响客户投资决策的材料时,应按相关规定,包含相应风险揭示内容,并以通俗的语言和适当的举例对各种风险进行解释。并且,各家银行还表示,以后会越来越透明,类似基金的方式运作的产品会越来越多。 社科院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剑峰长期号召商业银行要注重“道德风险”,不要把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设定得太高,光吸引客户进来却不想到银行的退出机制,珍惜银行信誉。 欢迎订阅《理财周报》!订阅电话:020-87385997(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邮发代号:45-138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