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外资行对垒短期理财产品 外资行似乎已胜一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5日 07:59 每日经济新闻

  渣打、花旗等外资行已计划下月推出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人民币短期理财业务将成为中外资行在个人理财领域的首次正面交锋。但目前情况看,外资行似乎已“略胜一筹”。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央行将于五一前再度加息。随着中国加息频率越来越快,短期人民币理财已成为投资者喜好的理财品之一。前几次加息,银行网点都出现了转存现象。农行某理财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这说明在目前宏观经济形势下,收益稳定、期限短的产品,将吸引持有较多闲散资金的市民。

  记者发现,四月以来,沪上中资银行发售的人民币

理财产品中,绝大多数都是以打新股或者和外币挂钩的结构性产品,期限至少在6个月以上,唯一的一款3个月
理财产品
产品,预计最高年收益2.52%。目前,3个月定期储蓄利率1.98%,若再次加息,和现有的短期
人民币理财
产品收益差也许将更为接近。

  深发展上海分行理财顾问陈燕表示,如果近期如期加息,相信中资行配置的短期理财产品收益肯定会提高至4%左右。渣打、花旗计划下月推出的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不仅能提供流动性,预期收益也更高。如花旗划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产品期限3个月,预期最高收益可达10%。最后能否达到最高收益,还要看挂钩的市场要素波动能否稳定在银行设定的区间内。

  业内人士认为,相比于中资行短期产品投资领域的单一,外资行利用全球资源配置的产品,投资领域更宽泛,因此能给出收益更高的产品,而这却好是中资银行产品的弱处。

  尽管外资行咄咄逼人,但在采访中,几家中资银行均表示,外资行理财产品的门槛高,中资行仍可充分发挥熟悉居民理财心理等本土优势,尽可能多地锁定客户份额,应对未来更激烈的竞争。
陈珂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