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成房贷沦陷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 02:20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李强

  传统的楼市旺销期———“金九银十”竟成了沪上中资银行个人房贷业务的下滑“拐点”。昨天,央行上海总部发布的10月货币信贷运行报告显示,10月份,沪上中资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减少了3.77亿元,继上月,沪上个人房贷已连续两个月呈现负增长。

  根据央行上海总部的统计,截至10月末,上海中外资金融机构的各项存、贷款(本外币)余额分别达到25617.68亿元和18209.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3.7%和10%,但涨幅均比上月下降。值得关注的是,10月份的存贷款均出现了同比多减的局面,其中,存款同比多减262.42亿元;贷款同比多减29.16亿元。

  10月份,沪上中资银行的各项贷款减少了70亿元,同比多减45.8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个人消费贷款呈回落势头。当月,中资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减少了3.38亿元。央行上海总部有关人士表示,是个人

住房贷款减少3.77亿元拖累的贷款下滑,其中,新建房和
二手房
贷款分别减少2.49亿元和1.28亿元,这表明房地产调控政策已对市场购房需求产生了较强的抑制作用。

  今年9月起,沪上中资银行个人房贷存量再现负增长,就此终结了今年5到8月的房贷反弹行情。此前,受楼市调控政策影响,沪上的个人房贷从去年7月份首次负增,之后房贷便经历了漫长的“10连阴”。银行人士预判,由于当前楼市交易依然低迷,沪上个人房贷负增长的局面很难在短期内得以改观。

  房贷调头向下的同时,其他贷款在10月份也表现乏力,这使得沪上银行的放贷压力有增无减。央行上海总部的报告还披露,截至10月末,中资银行人民币余额贷存比为62.7%,虽然较上月上升了0.4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信贷结构调整压力较大。

  今年9月前,沪上中资银行的人民币余额贷存比连续数月递减,许多银行急于为手中充裕的资金寻找出路。

  据央行上海总部有关人士介绍,截至10月末,中资银行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比重较年初上升了2.9个百分点,第3季度央行一系列货币政策出台后,各中资银行的基本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中长期贷款仍保持一定增长规模,致使中长期贷款集中度仍偏高。

  不过,央行于11月3日宣布将再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将使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缓解。

  在房贷存量持续下滑的同时,沪上银行还要应对年底集中提前还贷的高峰。为维持市场占有率,各银行在房贷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

  据多家银行内部人士透露,如今,二手房贷的门槛已降至与新房房贷一样。据了解,目前,多数银行已将二手房贷款的发放范围扩大至包括商品房、别墅、公寓、

经济适用房、已购公房等;贷款金额最高可达房屋评估价值的8成(90平方米以下),期限最长为30年;借款人可享受贷款基准利率八五折。这些“硬指标”与新房贷款基本一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