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小额信贷的中国路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7日 03:39 第一财经日报

  孔志国

  力推小额信贷的尤努斯以其创立的格莱珉银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使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中国的小额信贷进程。

  中国的小额信贷1993年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茅于轼先生和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驻华副代表汤敏先生首倡。他们设立了山西临县龙水头村扶贫基金,实施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企业化运营模式,以小额贷款的方式资助老百姓看病、上学、生产等,每年收取12%的利息,其中上学与看病的贷款是无息的。

  有官方机构评价中国小额贷款的难题在于贷款者的信用很难保证,可是,该基金十几年来还款率都是100%。这一做法目前已经在政府层面得到认可,不仅为中国

人民银行
财政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
银监会
、中华全国妇联等中央国家机关和十多个省级地方政府借鉴,而且获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赞扬。

  从1993年算起,我国的小额信贷走过了14个年头,受到了贷款者的欢迎,但显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如何使更多希望得到帮助的群体受惠于小额信贷。银行一般都不愿意把资金投向信用度低、贷款额度小的客户,也瞧不起小额信贷业务,虽然我国政府和央行最近几年几乎每年都鼓励各银行开展小额信贷业务,2005年的中央1号文件甚至明确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更加贴近农民和农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但是,以扶贫为目的的小额贷款,由于其对象都是缺少生产和创业资金的农民或者城市低收入人群,难以获得银行真正的重视。

  有关调查显示,银行为小额贷款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成本,远高于利息回报加上中央贴息补助金的总和,一般不到一年,小额贷款就成了银行嫌弃的贷款品种。在现有银行无法、无力或者无心承担小额信贷职责的情况下,究竟让什么样的组织来担负这一重任也是一个问题。虽然如前所述,中央也鼓励小额信贷组织的发展,但在各地并没有实际进展。

  此外,已有的经验证明,小额信贷之所以颇有功效,除了给予贷款主体资金上的帮助,还必须帮助他们寻找机会、进行培训。大面积的小额信贷必须要求大量创业、生产和交易机会以及大量的培训,这显非热心该事业的个人或者个别企业所能够胜任。即便政府推动民间小额信贷事业的发展,民间组织和个人不仅要充分估计贷款业务本身,相应的附加服务自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最后,不可否认,虽然银行声称由于缺乏统一的征信系统而难以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可能只是一个理由,但是,这也说明如何保证贷款安全确实是开展和推广小额信贷业务者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一如刚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尤努斯和格莱珉银行推行小额信贷的经验,以及山西临县龙水头村扶贫基金实践所展现的那样,也许,让贷款者监督贷款者,让一个群体的贷款者互相结成为一个熟人社会或者本身就是一个熟人社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这种情形下,各地根据自身实际分别推行小额信贷业务,可能是中国更大规模通过小额信贷鼓励人们脱贫致富的路径之一。(作者为北京天则公用事业民营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