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下发规范 银保产品前途未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 07:13 北京现代商报 | |||||||||
几乎在保监会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通知》的同时,农行人寿宣布联手发布“国寿穗穗红”,平安保险也推出了“金乐章”等银保产品。尽管监管部门对银保产品是明升暗降,但是银行及保险公司对银保产品却依然热情不减。 记者来到农业银行某营业部看到“国寿穗穗红”的相关品种尚未在银行柜台登陆。向工作人员询问时,“各个分行还没有跟上面签协议”,对这个最新推出的银保产品他们显
银保产品依然“红火” 银保产品重“红利”轻“保障” 在银行柜台上摆放着花花绿绿的各色宣传单大多都是有着各样名目的银保产品,“通过银行卖保险”这是对银保产品最直观的表述。银保产品,是保险公司通过银行柜台销售的保险产品,提供保险责任是该类产品最重要的功能,相比较保险代理人销售的产品,只不过销售的渠道不同而已。银行柜台登陆的银保产品,从目前银保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看,购买者真正从自身保障利益购买该产品者少之又少,大多冲着银保产品的分红去购买银保产品。 目前银保产品通常以分红险、万能险、教育年金等投资型险种为主。市民去银行存钱时,常常可以看到银保产品的宣传单。这些误导使得很多市民明明去银行存钱,却糊里糊涂买了保险;或者误将保险的收益率与银行的存款利率简单比较。从购买角度看,由于轻保障重分红,所以,一旦出现分红状况不尽如人意时,就会产生银保产品是“理财陷阱”的错觉。各种眼花缭乱的银保宣传单,都是以“红利”为主,这成为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初衷。保险最主要的社会功能就是“保障”,银保产品更多以“红利”为主掩盖了其“保障”功能。其实,保险宣传单上标注的收益率大都是保险的投资账户的收益率,如果扣除保险公司的初始费用等,综合收益率未必比银行存款高。 银保产品开始降温 银行保险业务属于银行代理业务的一种,保险公司为扩大业务通过银行网点开展销售活动,在保险产品售出后,银行向保险公司收取一定比例的代理费。正是因此,一些银行的工作人员为了扩大业绩,不惜在宣传中“注水”。作为一种投资理财产品,银行保险多在银行柜台上出现,成为与个险、团险并驾齐驱的“三大渠道”之一。但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当前银保合作还处于浅层次,其高速增长蕴藏了一些弊端和风险。保监会新闻发言人介绍存在的问题时说,银保产品一是手续费恶性竞争,费率水平超过保险公司可承受范围,银代业务利润微薄甚至无利可图;二是手续费支付方式不规范,存在账外暗中向银行代理机构、网点及其工作人员直接或间接支付各种费用的行为;三是部分网点仍然存在销售误导行为。所以今年年初对于银保产品的降温呼声也不绝于耳。 据了解,在《关于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通知》中,保监会和银监会从加强代理机构资格管理、加强代理业务内部管理、规范手续费管理、规范销售人员资格管理、规范产品销售、加强监督检查、加强行业内外沟通与交流等7个方面对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提出了监管要求。保监会和银监会表示,宣传材料应当按照保险条款全面、准确描述保险产品,要在醒目位置对“经营主体”、“保险责任”、“退保费用”、“现金价值”和“费用扣除情况”这5大要素进行提示。 缘何热衷“银保产品” 今年首季万能险和分红险的火爆,成为北京市场银保业务增长的主要动因。有关数据显示,一季度,北京市场上,银保渠道万能产品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1.02亿元,同比增长314.83%,对银保业务增长贡献度达55.07%。银保渠道分红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2.51亿元,同比增长38.76%,对银保业务增长贡献度为41.41%。 记者走进某银行网点发现,眼下连大堂保安都上阵推销保险公司的产品。这从一个侧面展示了银保业务的火热程度。银保业务使得保险公司利用银行广泛的网络可以卖出去更多的保险产品,而银行在代理销售保险产品的过程中也可以获得不菲的代理收入,这是一种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 银保产品业绩的支持,使得保险公司从利益的角度选择银保产品这种渠道来销售自己的保险产品。据中国保监会有关负责人透露,特别是对于寿险公司,银行代理实现的保费收入已经占寿险公司总保费的1/3左右。 在我国以银行业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下,银行与保险的业务结合,即银行保险的发展,已取得了相当迅猛的进展。 商业银行近几年对中间业务的重视也是促使银保业务大发展的重要原因。在银行利润点开始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向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益的中间业务转移的大背景下,银行越来越重视代理保险业务。各家银行开展银保业务,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网点、客户的优势,更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从发展中间业务中提高营业收入这是银行热衷“银保产品”的初衷,但分红型保险产品毕竟难脱挤占银行储蓄之嫌,一旦利率变动,抢占银行储蓄的实质凸显,分红等储蓄型的银行保险产品将举步维艰。 银行保险引起的储蓄分流实际上导致了银行储蓄的下降,确切地说,销售银行保险,真正获益的是银行中的中间业务。 银保产品求转型 由于债券、外汇理财、基金等投资产品的冲击,自去年以来,银保产品倡导的投资概念就大受打击,一些老牌的国有公司因为银保产品利润太低纷纷选择退出,整个保险市场也面临银保转型的压力。然而,银保产品的转型涉及到银行与保险的混业经营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郝演苏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银保产品只是银行与保险的简单叠加,不是一个完整的产品。就保险方面来说,银保产品是一个比较低级的产品,对银行来说,其实就是一个存单,并没有什么创新的因素在内。” 针对业界提到的银保产品转型问题,郝演苏表示目前谈转型还尚早,国内不能进行混业经营,因此不能形成以股权、资本为纽带和链条的运作。只有使得银行、保险公司合作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参股、相互融合才是未来银保业务发展的一个突破口。而目前还只是一个初级产品,现在的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更多是一种利益上的合作。 尽管此前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曾提出,“‘十一五’期间,保险业将稳步参与金融的综合经营,与银行业、证券业的合作将逐步从产品服务等浅层次的合作向机构、股权等深层次的合作发展,实现综合经营条件下的客户和信息资源的共享,使不同经营业务领域的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但是由于受到混业经营条框的限制,目前银保产品谈转型还言之尚早。 商报实习记者 管雅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