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银行业务 > 正文
 

手机银行困境求生 三年蛰伏后涌动第二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 09:20 金融时报

  记者 潘竑

  在经历了近三年的蛰伏期后,进入2005年,手机银行又从中国的大地上苏醒过来,重新受到各家银行和移动运营商们的追逐与青睐。

  在今年5月的CeBIT展上,建行展出了与中国联通共同研发、基于BREW技术的手机银行
,其安全性、兼容性、运行速度、使用便捷度等,都较以往的手机银行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今年2月,号称是我国首家真正意义上的手机银行———交通银行手机银行业务正式启动。交行的手机银行采用WAP通信方式,实现了办理业务最齐全和不限制机型网络两项突破,这使得手机银行的普及性大大增强。从年初开始,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各商业银行联合推出的手机银行品牌“手机钱包”,也加快了在各地的普及步伐……

  这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结合了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业务优势的手机银行,由于正在或即将带来的经济效益、品牌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移动运营商、银行业及其他服务行业的共同关注,他们都在纷纷寻求跨行业合作,以提升自身的市场服务能力。由此,手机银行掀起了“第二次浪潮”。

  手机银行的前世今生

  其实手机银行并非新近才出现,早在1999年国内就已经诞生,经过了2001年到2002年的热潮和近两年的沉寂之后,此番是有备而来。

  2000年,中国移动开始与各家银行展开合作,通过更换手机用户的SIM卡向用户提供银行金融信息服务。当时,工行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手机银行后,一时间各大商业银行的相关业务遍地开花。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此类合作还是局限在为客户提供简单的账户查询和账户变更通知信息,并未形成明确的亮点业务。此外,必须把原有的SIM卡更换成STK卡所造成的不便,也是用户对此业务不接受的重要原因。

  2001年年初,中国移动取消点对点短信月租,无需申请就能尝试使用。很快,短信方式开始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这也为手机银行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然而,由于市场和用户尚处于萌芽状态,合作模式、服务种类等方面处在初步开发阶段,手机用户只能通过短信收费方式来进行小额支付,如交纳电子信箱使用费、即时通讯工具会员费、下载各种铃声和图片等等,这些还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移动支付业务。这个阶段由于各商家服务质量良莠不齐,手机银行发展速度开始放缓。

  2003年,广东发展银行率先打出了“有了手机,还用带钱包吗?”的广告语,它与中国移动的合作标志着银行业开始进入移动支付领域。此后,移动运营商们不断调整思路,尝试与银行业联手开展更深层次的跨行业合作。2005年2月底,北京银联开始联合交行、中信等10家银行,共同推动在北京地区开展基于手机的跨行转账服务。预计今年下半年,手机钱包的用户除了可享受已有的手机话费查询、手机话费缴费、手机话费预存、银行账户管理、银行卡余额变动通知等服务外,还可使用手机实现本地银行卡账户之间的跨行转账业务。

  目前,基于短信类的手机银行已经开展得较为完善,对于各家银行来说,下一步的迫切需求是能够把银行真正开到每个人的身边,让手机用户能够在手机上实现转账、交易等手机银行业务。需要看到的是,在手机上就能实现账户、现金的交易尚需时日,中国移动数据部部长叶兵表示,目前来看,整个银行业的移动信息化还停留在加强服务这一阶段,而移动支付等实时交易类业务将放在下一步进行。

  手机银行的种种屏障

  据调查机构研究表明,近年来,虽然我国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日渐完善,银行业拓展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水平的需求十分迫切,消费者对电子支付的需求逐渐增加等因素,为手机银行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环境,但此项业务面临的发展障碍依然不少。

  消费者接受程度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消费观念在我国依然根深蒂固。有关数据显示,在美国使用电子货币交易已占到整个消费市场的30%,而我国仅有5%的消费是通过电子货币方式完成。中国人更习惯于现金交易,这就意味着7.6亿张银行卡用户有很大部分属长期不用的“休眠卡”,这为手机银行业务的开展带来极大障碍。

  安全支付顾虑多。用户对安全性的担忧是移动银行业务发展的最大障碍。由于移动银行涉及到用户的个人银行账号,用户对此十分敏感。一旦出现交易失误,将会极大打击用户对该业务的信任度。由于SIM卡等技术的改进,现在移动银行业务的安全性已经大大提高。随着指纹识别和密钥技术的发展,用户的支付安全将更有保障。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短信等欺诈行为的影响,用户对移动银行业务的安全性依然信心不足。

  技术实现未过关。目前采用较多的基于短信和USSD方式的手机银行业务,都是利用非常低速的信令信道进行银行信息的传输,而且采用短信息的方式,实时性得不到保证,这对于支付业务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手机支付功能不足。利用手机进行小额支付是收集银行业务的一个非常具有杀伤力的应用,可是目前我国的手机银行业务在支付功能上主要还是针对一些数字产品(例如远程教育、电话卡充值、彩铃、游戏等),针对实物产品的购买支付活动还非常少,这当然还需要移动POS系统等辅助设备和技术的支持。手机支付必须从现有的只能做数字产品的支付走向实物产品支付,才能真正走进老百姓的生活,走向繁荣。

  业务使用比较繁琐。手机银行的用户进入和使用门槛都比较高,申请和交易程序比较复杂,而操作的复杂性往往使用户望而却步。因此运营商必须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简化操作手续,设计合理的流程,降低消费者的使用门槛。

  标准与兼容性较差。标准和兼容性问题往往会阻碍服务的推广。目前国内支付系统多采用STK、USSD和BREW等不同技术手段提供服务,加上不同的移动运营商、商家、终端和银行的存在,运营商必须考虑服务的标准化和兼容性问题。只有解决了标准和兼容性问题,才能减少用户使用的麻烦,提高服务的质量。

  手机银行的困境求生

  “手机银行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联动优势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斌向记者表示,“只要手机银行产业链的各方密切配合,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想使手机银行业务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必须让银行卡的使用更方便、交易更活跃。而为了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还需不断的进行教育投入。比如,手机钱包目前向大多数用户免月租费。另外,由于移动银行业务种类繁多,运营商不可能在一开始把推广的重点放在所有的应用上。从国外经验来看,在市场培育期,出于对新业务的疑惑和安全性的担心,用户更愿意尝试手机缴费等额度比较小的业务。因此,运营商应首先快速普及移动小额支付业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用户市场的开拓,新的业务、新的支付和认证方式将会不断出现。

  安全方面,中国移动与银行为确保信息安全投入了巨大的资金,除了对整个支付流程各环节加强技术保障和流程管理外,在业务发生过程中,中国移动与银行都各自进行了层层加密,并对用户资料、所发送及接收的信息进行对比认证,任何可疑或错误的信息都将视为无效而中止交易。另外,如果发生手机被盗抢、丢失情况,拿到手机的人由于不知道该手机的手机钱包密码而无法恶意消费,用户可拨打手机钱包24小时客服电话及时挂失账户以免遭受损失。

  业务营销方面,银行和运营商应瞄准目标市场,有针对性地营销。运营商的宣传手段除了互联网、杂志、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宣传渠道外,由于该业务属于银行和移动运营商的交叉业务,而银行具有安全形象好、网点分布广的优势,所以银行的营业厅和热线也是非常有效的促销渠道。此外,运营商必须为众多的移动交易业务建立一个专门的服务品牌,使用户对一系列手机银行业务有完整的认识。另外,虽然目前在国内手机还不能支付更多的实物产品,但不久的将来,用手机来支付停车费、洗车费、电影票和在自动购物机上买东西,会像我们今天拿着纸币支付一样方便。

  技术实现方面,受限于无线网络的问题,有望通过3G网络得到解决。采用3G网络作为银行和手机用户之间沟通的桥梁,信息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M,而且可以采用专用的通信信道来传送银行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信息的传输在无线网络还会进行加密保护。用户可以实时、安全、快速地进行银行业务操作和支付操作。

  经历了以往数年的磨砺和探索,银行及电信运营商对手机银行的理解也变得越来越切实和深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庞大的、融合了移动通信和金融服务的巨大新兴市场将会出现,手机银行也许还将迎来令人兴奋的“第三波”、“第四波”……

  相关链接 手机银行的种类

  目前国内基于GSM和CDMA网络实现的手机银行有STK、SMS、USSD、KJAVA、BREW、WAP等不同方式。这些手机银行在用户界面、操作方式以及实现途径等方面有较大区别。

  STK卡手机银行。STK(Sim Tool Kit)是国内最早推出的手机银行。它需要用户将SIM卡更换成STK卡,银行服务菜单写在卡中。其换卡操作过程复杂程度不说,单单是换卡成本就大大阻碍了用户的发展。中行、工行、招行等虽然都推出了该业务,但业务范围不同,具体办理手续也不相同,且目前发行的STK卡彼此互不兼容,一张STK卡只能使用某一个银行的服务,通用性大打折扣。同时,换卡过程中除了银行以外还涉及移动运营商、卡商、手机用户等多方利益群体,环节多,手续复杂,效果比较差。

  SMS手机银行。SMS(Short Message Service)是利用短消息上下行方式办理银行业务,是扩展的短信服务业务。这是目前手机终端适应性最强的实现手机银行的方式,客户进入门槛低。其缺点是对于复杂业务短信输入不便,客户与银行的交互性较差。同时由于短信内容为明码传输,不能出现客户密码等要素信息,因此业务的种类和范围受到限制。

  USSD手机银行。USSD(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为非结构化数据服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使用该业务开展点播业务,支持文字菜单信息的使用,使用的是语音信道。优点是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但遗憾的是各地移动运营商的支持情况不一,无法做到全网接入,实现全网互联。

  KJAVA和BREW手机银行。KJAVA的名称来源于KVM(K Virtual Machine 虚拟机),特指为针对手机等资源受限设备的Java平台解决方案。BREW(Binary Runtime Environment for Wireless)中文名称为无线二进制运行环境,是一种基于CDMA网络的通信技术。这两种手机银行分别需要在GSM和CDMA手机上下载客户端软件,通过Client方式访问Internet实现手机银行功能。它们具有客户端软件在界面友好、输入输出方便的优点,网络传输速度快。缺点是客户端软件需要针对指定的手机终端进行开发,因此需要客户使用指定的手机终端,限制了客户群。同时由于银行的开发维护成本高、工作量大,也影响了软件实际的开发维护周期和响应速度。

  WAP手机银行。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通讯协议)是无线Internet的标准,与现在通行的互联网协议类似,但专为小屏幕、窄带的用户装置所设计。客户通过手机内嵌的WAP浏览器访问银行网站,实现方式类似于使用大众版网上银行。因此WAP手机银行与KJAVA和BREW手机银行之间的区别,非常类似与大众版网上银行和客户端软件版网上银行的区别。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手机银行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