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 > 正文
 

和世界一起激动 银行争抢世界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2日 05:01 金融投资报

  “世界杯”作为世界第一运动——足球最豪华的盛宴,自然是眼球经济时代最值得瞩目的体育盛事。为更好地满足广大球迷赴欧洲观看"世界杯"足球赛以及在国外消费的需要,在人们传统观念中较为保守的金融机构如今也纷纷加入“世界杯”眼球经济的行列,借“世界杯”之机推广金融产品。较为典型的当数一些国际信用卡组织,如VISA、万事达等在世界杯期间加大了广告投放力度。各家银行有的限量发行颇具收藏价值的“世界杯”概念银行卡;有的推出与“世界杯”挂钩的理财产品;有的开展以“世界杯”为主题的营销活动……并且
都不约而同地将“世界杯”门票作为了刷卡消费抽奖的奖品。

  光大银行

  光大银行发行的第十八届世界足球赛纪念套卡,两张一套,一张为标准规格的信用卡(可用于常规消费刷卡和ATM操作),一张为刀形异形卡(可用于POS消费刷卡)。对于成功申领世界杯卡的持卡人,光大银行将赠送带有2006年德国世界杯会标的精美纪念品。持卡人只要每年刷卡消费3次,就可以优先换领下一届世界杯的纪念卡。此外,光大银行总行还将评选并组织每年交易额最多的10名持卡人免费赴南非现场观看2010年第十九届世界杯的一场比赛。也就是说,在4年的有效期内,全国将有40人获得免费现场观看世界杯的机会。该卡发行后短短一个月之内,光大银行成都分行便收到近10万张申请表。

  交通银行

  交行开展了太平洋双币信用卡“和世界一起激动”主题营销活动,对于符合要求的开卡客户,填表即获得可爱的“足球帅狗憨豆”一只,还有28个名额的“世界杯”8强赛甚至半决赛门票赢取机会。活动最重要的内容是交行“中国人的环球卡”杯著名企业足球邀请赛,在10个城市同时举办,100家国内著名企业应邀参赛,将持续到7月“世界杯”结束。大赛将决出各城市冠、亚、季军球队,同时评选出“最佳射手”以及全国唯一一名“金靴奖”得主,可分别获得球王贝利亲笔签名的“2006年FIFA世界杯足球”一个和由交行提供的免费前往德国现场观看“世界杯”1/4决赛的幸运。

  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推出的国内首张世界杯主题万事达信用卡,卡面使用2006年德国世界杯会标,不仅承袭了牡丹国际卡“一卡双账户,境内外通用”及自动购汇还款等优势,还将为亲临赛场的客户提供用卡便利。客户开卡即获赠“世界杯”精美礼品,刷卡便有获得“世界杯”门票的机会。如果参与工行独特的“红橙秀”活动,还有获赠500-5000元旅游卡的机会,甚至还有可能在“足球狂热”主题鸡尾酒派对上与球王“贝利”零距离接触!该卡仅发行至6月30日,凸显珍藏价值。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早在今年年初便发行了“中银

长城国际2006FIFA世界杯万事达卡”。据四川省分行银行卡部人士介绍,该卡分为欧元卡和美元卡两种,其产品特征、功能与现行的欧元卡、美元卡相同。卡面设计尊贵、典雅,并巧妙地融入了“世界杯”的运动理念和体育精神。成功申请中银“世界杯卡”的客户有机会获赠著名品牌运动衣,若在指定时间内消费或取现达一定金额,还有机会获得“世界杯”门票和星级酒店免费住宿套票奖励。最特别的是持卡人有机会获赠1000-3888元人民币的免还款额,将直接计入获奖者的世界杯卡账户。

  中信银行

  中信银行联手万事达推出中信2006 FIFA世界杯万事达卡,设计上别具匠心,卡面采用了著名球星克林斯曼起脚射门的精彩画面,生动地展现了这张世界杯卡所代表的热力与动感。前国家队著名球员马明宇、宿茂臻和于根伟是中信2006FIFA世界杯万事达卡的第一批持卡人。中信与万事达共同推出“与世界杯同步,与激情共舞”的世界杯刷卡有礼活动,为持卡人提供世界杯门票、贝利亲笔签名足球等系列大礼。持该卡在网上预订机票,还可免费获得最高达100万元的旅游交通意外保险。

  民生银行

  “世界杯足球赛”这一原本与

理财毫无干系的体坛盛事,被民生银行创新、首次引入理财领域。早先推出的民生银行外汇非凡理财第十一期是面向广大高端客户与世界杯足球赛概念联动股票挂钩的结构性外汇
理财产品
,令人耳目一新。该产品利用“世界杯”赛事之前相关体育用品、饮品、饭店旅游、零售业可能获得超常业绩的机会,为客户提供分享这一巨大商机的可能——投资者不出国门,即可能因“世界杯”足球赛这一体育盛事带来的消费增长而获得可观回报。据悉,该产品投资期限最短3个月、最长两年,5000美元起售,产品到期100%投资本金保障,实际收益与世界杯足球赛概念联动股票挂钩。本报记者 向赫男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