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理财一点通 > 正文
 

家庭理财投资点金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 10:36 扬子晚报

  认清四大风险算清六大收益

  理财,顾名思义就是财富管理,很多人将理财与投资混为一谈,其实理财就是人生规划,包括职业规划、子女规划、保障规划、投资规划、现金(流动性)规划、税收规划、遗产规划。投资规划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是在中国目前的投资环境下,理财的主要内容就是投资。那应该怎样慧眼识别各种投资工具的风险和收益呢,专家给您介绍中西方实用的理财点
金术,希望给理财者启发和借鉴。

  ■西方家庭理财的三个法则

  一位知名瑞士商业银行

理财规划师根据自己多年经验,归纳了以下几点理财点金术法则:

  4321法则:4321家庭理财法则即收入的40%用于供房及其他方面的投资,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应急之用,10%用于购买保险。

  72法则:本金增长一倍所需时间(年)=72/年报酬率(%)。举例来讲,如果你在银行存10万元,年利率2%,每年利滚利,要多少年才可以使本金增加一倍变成20万元呢?答案是36年(=72/2%)。

  80法则:在你的投资组合中股票应该占多少比例呢?根据80法则,股票占总资产的合理比重=(80-年龄)%,举例来讲,如果你目前30岁,股票投资应该占投资总额的50%。

  ■国内理财注意控制风险

  上述西方的理财法则是否符合我国国情及中国投资者的需求呢?其实不见得完全适用。面对中国市场上众多的投资产品,理财者应该怎样进行挑选呢?投资专家建议,首先要全面地认识风险。

  投资产品的风险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是发行主体信用风险。这是目前投资者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风险,该投资产品由某家金融机构发行,无论票面收益率多高,无论该收益是否保证,倘若在该产品到期之前该产品的发行主体已经倒闭,那本金可能面临100%的损失,更不用提投资收益了。因此投资者在挑选投资产品时应了解发行主体的性质和信用,一些由小型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投资产品,如果该产品由一家银行提供不可撤销担保的话,该产品的发行主体风险将会大大降低。

  第二是本金风险。投资者一定要关注该产品是否为保证本金,即产品到期后投资者可以原来的币种拿回全部投资本金吗。

  第三是收益率风险。投资者一定要关注该收益率是年收益率还是整个投资期的回报率,是保证收益还是附带条件的浮动收益。

  第四是流动性风险。该产品的期限多长,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是否可以提前赎回,该产品是否设有自动终止的条件,该产品是否有流动性较强的二级市场。

  ■学会分析投资收益

  在分析投资收益时,投资者应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是收益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投资者要善于在一个产品的表面收益率之下分析该收益率实现的可能性,一般可通过进行同类产品间的横向市场比较和进行与历史数据的竖向比较来判断该产品收益率水平的高低。

  第二是保证收益还是非保证收益。若是后者,投资者一定要分析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达到该收益及该条件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回流测试(即对该产品挂钩工具过去几年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是一种常见的收益分析方法。

  第三是分析挂钩对象。很多银行发行的

理财产品都是和某种金融工具挂钩,其实银行并未直接投资于该金融工具,但该产品的回报却决定于该金融工具的实际市场表现。许多银行推出的金融工具“看跌”或“看窄幅盘整”产品的收益率仍然很高,许多投资者很纳闷在这两种市场情况下银行是怎样获利呢?其实正是因为银行并未直接投资于该金融工具,只是通过和该金融工具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来帮助投资者获利。因此投资者在购买这种投资产品时一定要对挂钩的金融工具有一定了解才可能独立地进行收益率的判断。

  第四是了解投资对象的情况。该项目是投资于

房地产、其他固定资产、债券、股票。投资对象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回报率,例如很多信托项目是投资于固定资产,投资者应选择那些在自己居住城市、能够设法了解该项目建设进度及地段的房产项目,尽可能地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投资风险。

  第五是分析投资期限。投资者应了解该产品的最终到期日、提前赎回条款、二级市场等因素。一般来讲长期投资产品的回报率远远高于短期投资产品的回报率,因为该回报率中附加了对长期不确定因素的风险补偿金。

  第六是算清投资费用。购买该投资产品是否有附加的费用。例如购买实物黄金就需要交纳比例较高的增值税、保管费(约10%左右)。而纸黄金相对而言就基本上无任何附加的交易费用。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