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清:伪金融科技的野蛮扩张违背了金融服务初心

姜建清:伪金融科技的野蛮扩张违背了金融服务初心
2018年07月07日 10:19 新浪财经

【Pick中国好银行,你为谁打Call?】“2018(第六届)银行综合评选”正式拉开帷幕,作为#2018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 的重头戏,本年度评选设置了五大类奖项,网友可通过PC端或者手机端为喜爱的银行投票。【在线投票】

SFI理事长、中国-中东欧基金会董事长姜建清SFI理事长、中国-中东欧基金会董事长姜建清

  新浪财经讯 “第五届金融科技外滩峰会”于2018年7月7日-8日在沪召开,SFI理事长、中国-中东欧基金会董事长姜建清发表演讲。

  姜建清表示,近年来金融科技创新促进金融功能的进化,金融功能边界开始模糊,进入了功能融合的新阶段。未来金融的竞争优势并不在于昂贵的硬件设备、复杂的算法模型和天量的数据信息,也不在于机构网点的众多或资产实力的强大,但成功的金融企业都须实现数字化变革,未来数字技术对金融业的重构将超过想象。

  此外,姜建清还指出,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创新发展,应该不忘初心、坚守本心。野蛮扩张、乱象丛生、以高息收入掩盖无实质风险防控的所谓“金融科技”,违背了金融服务初心和金融本质。当前金融机构对于金融服务的供给力度仍然不足,特别是长尾客户的金融需求一直以来未被有效满足,巨大的服务真空为金融科技带来机会。

  以下是演讲全文:

  姜建清:去年,也是这个时候,在第七届新金融年会上,我讲的题目是《为金融科技正名》。事实上,金融科技并不是一个新事物,在世界上有金融和科技之后,就出现了科技在金融上的应用。每个时代的金融科技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今天的金融科技是漫长金融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阶段。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追寻金融科技之本》,主要讲三个方面观点:

  一、把握金融本源

  古人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金融来说,源头就是金融科技背后的商业逻辑和金融本质。金融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与人类社会的交换行为一样古老。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和金融功能逐步形成和完善,但相比金融机构的发展演化,金融功能作为核心和基础则表现得更为稳定,主要表现为提供支付、资产转化、风险管理、信息处理和监督借款人等方面。近些年来金融科技发展突飞猛进,金融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我们看到,金融科技虽然改变了金融交易的载体、渠道和技术,提高了交易效率,但没有改变商业的目的和对象,也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和功能。支付功能作为金融的基础功能,货币及金融正是由支付而产生,它是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资产转化功能是金融最核心的功能,风险管理和信息处理功能从保障功能亦发展为金融核心功能。数百年来金融业有了很大变化,但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具稳定性。在金融需求推动下,如今的金融规模总量更大、结构更复杂。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开放、高效、关联、互通,使金融风险更隐蔽、传递更迅速。

  在金融发展的历史上,支付功能主要沿着交换效率提升的导向开展,资产转换、风险管理和信息处理三项功能主要沿着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导向开展。各项功能之间孤立存在、交叉不多。但近年来金融科技创新促进金融功能的进化,金融功能边界开始模糊,进入了功能融合的新阶段。如支付与融资功能结合,在消费信贷、信用卡、流动性管理等领域出现大量产品。支付账户与理财账户结合,保证流动性同时兼顾效益性和便利性。资产转化、风险管理与信息处理功能也融合发展,将客户营销、信用评估、风控模型等内嵌于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极大提升资产转化能力。通过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闭环的金融场景,低成本、准确地判断消费者的风险水平和消费偏好,有效提升消费金融用户转化的效率。互联网的普及为场景金融带来了庞大的用户基础,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为各式线上、线下金融场景的联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风控技术的进步使得金融安全性得以保障;大数据技术则为整个场景金融生态的良性运转提供着关键性的技术支持。场景金融成为金融功能融合加速器。通过场景平台上将金融四项功能融为一体,或集成于一个手机。人与商业的关系迈入到了“场景革命”,供给、需求方便地通过“场景”建立连接,新场景正层出不穷地被定义,新平台不断被新需求创造,新模式不断在升级重塑。2017年中国场景金融交易规模超过1.8万亿元。在此背景下,新一代金融科技将银行的核心功能进行升级和融合,将金融服务贯彻于各个场景之中、贯彻于各个环节,催生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场景金融成为以客户为中心、优化真实体验,功能无缝整合的新型的金融业态。金融科技导致金融的组织结构和形式的改变,新的金融业态、模式和产品的诞生,持续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和提升效率。但金融功能并没有实质性改变,思维方式固化、习惯路径依赖、不适应数据信息时代生存环境的金融机构会成为竞争的失利者,但金融中介不会消失,金融功能不可或缺。金融企业履行金融功能、服务社会的本源不可改变。

  二、锤炼科技特色

  近几十年来,金融业的竞争越来越多的集中在了金融科技的竞争上。当前以移动互联、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创新呈现出蓬勃生机。金融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金融业最新的创新成果与金融科技紧密连接在一起,金融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紧密连接在一起,金融业未来与金融科技进步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金融科技依然在持续进步,人们为今天的金融科技赞叹,欢呼。但明天、后天会有更新、更难以预见的金融科技会诞生,变化的周期会越来越短。它们必然会一次次冲击现有的金融业态。

  不同的金融企业,可根据资源禀赋的差异,选择有利于发挥其竞争比较优势的道路。一个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一定具有其个性和特色,包括科技特色。未来金融的竞争优势并不在于昂贵的硬件设备、复杂的算法模型和天量的数据信息,当然也不在于机构网点的众多或资产实力的强大,但成功的金融企业都须实现数字化变革,未来数字技术对金融业的重构将超过想象。基于工业社会时代形成的金融服务体系,将变迁为基于数据时代架构下的金融服务体系。它体现为金融业的品牌(信任)、客户(流量和规模)、管理(风险控制)和信息(数据基础)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体现为确立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思路,从数据中获得洞察力,使经营决策从依赖经验向依据数据转变,将数据作为判断市场、精准营销、发现价格、评估风险、配置资源的重要依据;体现为整合客户、渠道、流程,实现统一客户画像,形成全景视图;体现为提升资产端的金融科技含量,依靠数据分析、风控模型、多维判断、相互佐证确定风险和定价,实现准入精准化、审批自动化及风控模型化,开发更多的线上自助融资产品。

  金融竞争力的持久优势离不开金融科研投入,建立业务、科技专家深度融合的团队和灵活敏捷型的研发模式。金融科技发展要重视基础研究,与时俱进、储备长远。重视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领域的应用开发。这场由现代金融技术驱动的革命,最终会对金融业进行根本性变革。金融科技的成功应用会极大地降低金融业务的经营成本和提高效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会促进金融业自我扬弃、持续改进,提升市场运营和决策能力。大数据技术帮助金融业将数据转化为知识和价值。金融服务自助、智能、移动和便捷已成趋势,未来的银行不是客户必要去的地方,而是随时可得的服务。简单重复业务被技术和机器替代,金融业去机构、去人工会成为一个渐进但不可逆转的趋势。

  三、坚守服务初心

  金融作为人类社会重要的职能分工,它的经济性在于发挥了中介作用,使储蓄转化为投资,发展有了推力,财富得到增值,效率、福利得以提高。金融的社会性,对于塑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高效和包容的世界,意义同样重大。无论如何变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包容增长、满足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初心并没有变化。

  党的十九大上提出,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创新发展,应该不忘初心、坚守本心,牢记金融科技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效率提升、成本下降,提供更包容、更有质量的金融服务。而野蛮扩张、乱象丛生、以高息收入掩盖无实质风险防控的所谓“金融科技”,则违背了金融服务初心和金融本质。由于金融所具有的社会性和外部性的特征,对实施金融功能的机构必须严格准入、严厉监管。应以实质履行的金融功能,判断机构的金融属性,进而确定其是否应纳入金融监管。要加强监管科技化和对金融科技的监管,强化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风控能力评估。对大数据有效性和风控效果压力测试,应成为市场准入和监管的重要标准,将监管的防线前移。

  当前金融机构对于金融服务的供给力度仍然不足,特别是长尾客户的金融需求一直以来未被有效满足,巨大的服务真空为金融科技带来机会。通过金融科技技术运用,打破传统的金融边界限和竞争格局,创造出新的业务产品、渠道和流程,改变金融服务方式及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解决传统金融的痛点;提高在传统业务模式下容易被忽视的微型企业客户的服务供给,将掀开金融竞争和金融科技发展的新的一幕。对于发展中小企业业务、消费金融和普惠金融意义重大。金融科技发展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要相结合,金融支持经济薄弱环节的同时要注意“普”和“惠”的兼顾。金融科技的发展前景灿烂,但一定要让它走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大道上。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杨群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