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02日17:40 钱生钱

  博格尔的指数帝国

  文/博闻

  中国人常说:“老将出马,一个顶俩!”意即“老将”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这句老话同样适用于波谲云诡的金融投资领域。即便如今身处之地,是个性张扬的年轻人世界,但任谁都无法忽视那些投资界的“泰山北斗”。将天赋溶于历史,把经历酿成经典。无需多言,他们的存在,即是“圣条”!比如“股神”巴菲特,再比如接下来要说的这位,世界上最大的不收费基金家族——美国先锋集团的创始人约翰·博格尔。

  指数历史回眸

  “经过一辈子的选股后,我不得不承认博格尔关于指数投资的观点,让我更想加入他而不是击败他!”美国超级股票交易者吉姆·克莱默在很多年后的一段恭维,为我们还原了最真实的约翰·博格尔。

  无需置疑,是指数基金投资造就了博格尔之后的“如日中天”,几十年投资界的摸爬滚打,才赋予了指数基金最沉稳的投资内涵。

  比巴菲特年长一岁的博格尔,1929年生于美国新泽西州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少年时代的他经历了非同寻常的坎坷,不仅亲身经历了美国的大萧条时期,从“富二代”直接变成“穷乞丐”,再加上父亲因为失败打击没有尽到家庭责任,脆弱困顿的童年并没有击倒博格尔,相反赋予了他坚韧的行事风格。

  而此后的大学时代,才真正促使他产生了对基金行业的伟大构想。在上大学期间,当时共同基金业务仅占美国家庭储蓄的1%,但约翰·博格尔却对共同基金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为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要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久博格尔关于基金的毕业论文便吸引了既是校友、又是基金业先驱者的沃特·摩根,并随后被招至惠灵顿基金公司。23年的历练与摸爬滚打,赋予了约翰·博格尔丰富纯粹的投资管理经验以及凌厉完备的工作作风,也为他做好了“起飞”的最后准备工作。

  指数帝国腾飞

  1974年,平凡却又不平凡,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西德队再捧“大力神杯”……还有,约翰·博格尔也创立了先锋集团。任谁也看不出来,这会是一个全新投资时代的开启。

  彼时,经济学界还发生了一件大事。保罗·萨缪尔森写下了著名文章《对批评的挑战》,其中提出:“被动的指数可以比绝大多数积极的基金管理人业绩更优秀。”这亦为博格尔之后创立自己的第一只指数基金——“先锋500”提供了坚实的学界基础。

  1975年成立的“先锋500”是以标准普尔500家公司股价指数为模型。年费率仅为0.5%,较当时平均2%的主动型基金低了1.5个百分点。当然,作为新鲜事物的“先锋500”在1976年正式运作时,并没有被投资者认可。募集到的可怜的1140万美元,比开始预计的1.5亿美元和5000万美元的底线都差很多。当然,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美国股市逐渐转入“大牛”。1994年,标准普尔500指数增长了1.3%,超过了市场上78%的股票基金的表现;1995年,标准普尔500指数取得了37%的增长率,超过了市场上85%的股票基金的表现;1996年,标准普尔500指数增长了23%,又一次超过了市场上75%的股票基金的表现。指数基金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繁荣。

  如果仅论基金管理规模以及先进投资理念,先锋集团虽然强大无比,但还不足以被业界及投资者推向“神坛”!真正让它声名鹊起的是博格尔在随后22年对公司的一系列颠覆式创举。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他所建立的“共同化”基金公司的股权结构。这种“结构”的独特之处在于“集团本身被旗下管理的基金共同持有,集团反过来又为基金份额持有人提供投资管理服务”。第一次购买基金份额的基民成为“股东”,也可以因此分享集团创造的利润,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基民的支付成本。

  当然,约翰·博格尔所倡导的“低成本运营”理念,更让先锋集团去掉经纪人和交易商环节,开创了基金直销的新方式。此举不仅迅速增加了基金投资者的数量,也终让彼时资金只有1100万美元的先锋,逐渐成长为资产规模数万亿美元的“庞然大物”!

  其实约翰·博格尔带领先锋集团取得如今成就,在他看来只不过是遵守了“最简单”的原则。首先就是指数和低成本基金的运作原则,即“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成本”。先锋基金控制成本的方法很简单,即扩大基金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改进内部技术、完善雇员奖励机制和保持客户忠诚度。而且,先锋的长期优秀业绩,使得媒体对先锋的新产品宣传全部免费,甚至渠道售卖新基金也不收费。个人大客户在公司平均投资长达20年,而行业平均数只有5年。机构投资者如退休计划基金,一旦加入先锋,就不再选择离开。

  与此同时,约翰·博格尔还始终坚持倡导“以员工为本”。他认为员工的薪水不是成本,信奉“优秀的雇员=好的薪水=高效率”,构建一个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在先锋集团有这样的部门,从经理到小组成员迄今只有1位离开,原因是退休,有的员工已是公司20多年的元老级伙伴。

  是啊,正是这样的“最简单”,才真正让我们看到了先锋的“不简单”!

  指数策略称王

  现如今,指数基金早已成为再寻常不过的资产配置选择,全球资产总量迅速增长。但没有人知道约翰·博格尔彼时的艰难!

  没有强大的计算机,让一个由数百种股票构成组合跟踪指数的变化,管理每日进出的现金流,博格尔顽强的坚持始于一个信念:“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能战胜市场指数的基金。基金经理们绞尽脑汁辛苦找寻的股市‘钻石’,恰恰就是人所共知的市场指数。”

  让约翰·博格尔如此中意指数基金的原因,是因为它确有比主动型基金更明显的优势。一是主动型基金总是妄图揣测市场。“投资最严重的错误之一就是被市场的塞壬之歌诱惑,引诱你在股票价格上涨时买入,在价格跳水时卖出。因为揣测市场时机是不可能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坚持长期投资,更容易被市场认可。约翰·博格尔曾这样说道:“金融市场总是来回摇摆,你需要尽可能忽略那些转瞬即逝的不和谐因素,将短期的变化与长期的情况分开。一切投资智慧中最重要的原则总结起来不过这四个字:坚持到底!”

  四字若鸿沟!大师或“大众”,就在这一念之间。

  当然,相比股票型基金等,指数基金这种投资整个市场的策略有个最明显的优势:成本低廉。“较为活跃的股票型基金投资者每年承担的繁重成本很容易就能达到2%-3%:管理费率通常为1%-1.5%;变换投资组合的潜在成本一般在0.5%-1.0%;5%的前端费率分摊在5-10年的持有期中;再加上每年0.5%-1.0%的其他成本。而指数化投资之所以能够获胜,就是因为其每年所有成本加起来只有0.1%-0.2%。”

  比如在市场谈之色变的2008年,指数化投资就显示出无与伦比的优势。低成本、低换手率、零佣金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表现超出所有股票型基金近70%,超出美国所有大型股基金60%以上。

  指数永不谢幕

  从第一只指数基金创立至今,已过三十七载风雨。约翰·博格尔的指数投资理念,不仅让先锋集团傲然立于世界投资之林。甚至在万里之外的中国,指数基金也早已“遍地开花”。从2002年国内第一只指数基金诞生,A股指数基金已经发展近15年,市场上指数基金的数量越来越多,而指数基金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截至2016年底,指数基金规模已达到约5661亿元,其中股票基金约4890亿元,QDII指数基金约402亿元,债券指数基金约195亿元,商品基金约173亿元。

  “任何一国的经济在长期来看是呈向上发展的趋势,而一个国家的股市包含了大部分企业,投资股市就等于投资这个国家的整体经济,投资指数基金就等于分享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约翰·博格尔的指数投资理念,不仅获得了绝大多数投资者的认可,甚至赢得了“股神”巴菲特的心。

  2008年5月3日,伯克希尔股东大会。蒂莫西·费里斯问了巴菲特这样一个问题:“巴菲特先生,芒格先生,如果你们只有30来岁,没有什么其他经济来源,只能靠一份全日制的工作来谋生,根本无法每天进行投资,假设你们都已经有些储蓄足够维持你们一年半的生活开支,那么你们攒的第一个100万美元将会如何投资?请告诉我们具体投资的资产种类和配置比例。”巴菲特做了如下回答:“我会把所有的钱都投资到一只成本费率低的追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指数基金上,然后继续努力工作,把所有的钱都投资到像先锋500指数基金那样的成本费率低的指数基金上。”这样的惺惺相惜,无关博格尔的“年长”,无关格雷厄姆信徒之间的虚伪恭维。“博格尔以他独一无二的投资理念在基金业中掀起了一场运动,最终使得美国的投资者得到了更好的服务。”或许,这才是最触动另一位大师的“精华”所在。

  自卸任后,这位“投资巨匠”一刻不得闲,他不断地发声,像极了净化投资风气、修正虚妄理念的“布道者”。而焦躁的投资界,也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期待大师的言论问世,似乎在品咂与反思中,能改变失利的“航道”。虽然无数的投资者依然难以改变自己的投资习惯,但依然不排除会有一些人会因此顿悟,领悟质朴“大道”,成就另一段“博格尔式”的传奇。这也许便是约翰·博格尔尔乐此不疲的真正原因。

  2017,约翰·博格尔88岁了!耄耋之年的大师,却是如此不舍这个舞台:“我想人们想要慢下来的时候,他就开始变老了,他就变成了一个自满的先知。我还有很多能量,新的信息对我来说还很重要。”这个“出门乘坐出租车、高档餐馆点汉堡包”的“基圣”,还在积极地学习新知识,用独立的思考与超凡的眼光,一点一点地改变着这个世界。

  还好有你,约翰·博格尔;永不谢幕,指数投资!

责任编辑:杨群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