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本报记者 黄斌 北京报道

  7月3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获悉,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国立接任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一职,并提名为董事长人选;同时,中行行长陈四清将接任中行党委书记,提名董事长人选。

  一位总行人士表示,陈四清业务功底扎实,且精力充沛,“花在工作上时间很多,感觉每天休息的时间很少”;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在告别演讲中,则曾盛赞陈四清“年富力强,怀才抱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陈四清近年来的署名文章发现,陈四清对银行业转型、人民币国际化、金融风险等问题思考较多。

  “国际化是我们中国银行特色和优势,但我们不满足于现在国际化的布局、更倾向于长远。”陈四清曾在2016年半年报发布会上介绍,根据中行制定的“345”的战略,近期内要使海外总资产和海外利润在全行总资产和利润的占比达到30%,这一目标经过努力很快可以实现。下一步,这一占比要到40%,而更长远的目标,则要让海外业务真正成为“半壁江山”。

  截至2017年3月末,中行总资产18.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7700亿元,同比增4.24%;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466亿元,同比增0.06%;不良贷款1500亿元,不良贷款率1.45%,拨备覆盖率159.5%。

  中行体系内历练27年

  与此前的肖钢、田国立两任董事长来自其他机构不同,陈四清加入中国银行后,就一直在中行体系内历练,迄今已27年。

  陈四清1982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并在1999年获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90年加入中行后,陈四清在湖南省分行工作多年并外派中南银行香港分行任助理总经理,并担任福建省分行行长助理、副行长;2002年起任中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随后于2005年出任广东分行行长,2008年6月起出任中行副行长,分管公司业务;2011年12月起,其兼任中银香港(控股)非执行董事、中银航空租赁私人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4年,陈四清陆续出任中国银行党委副书记、中国银行行长、中国银行副董事长至今;2017年2月,当选为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ICC China)银行委员会主席。

  一位中行某分行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陈四清属于“中行自己培养的干部”,且有过海外分行、省分行的工作经历,精通业务。

  或源于其海外分行和风险管理部门的经历,陈四清对银行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具备颇为宽阔的视角。

  在2015年3月的一篇署名文章中,陈四清指出,新常态下银行业进入高风险、低回报的新阶段,银行监管将更加严格,金融风险亦更加复杂。但他同时指出,银行业的发展动力亦变得更加多样。

  他在文章中指出,银行业应该从“求大”向“求好”转变,追求内涵式发展;同时,追求差异化经营,“比如,资本雄厚、技术先进、具有全球性服务网络的大型银行,应该在全球范围内向客户提供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在某些业务上具有优势的银行,应集中精力和资源发展该领域业务,不断提高运营效率”。

  借力“一带一路”推动国际化

  陈四清接棒之时,正是中国银行大举拥抱国际化之际。

  2015年,中国银行提出“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规划,目标是在未来三年里提供各类授信1000亿美元。中行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跟进境外重大项目约420个,提供各类授信支持约600亿美元。

  陈四清在今年4月的一篇署名文章中指出,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扎实推进,但也有一些问题和障碍亟须破解。

  例如,资金供求缺口及期限匹配问题。“未来几年,仅亚洲基础设施投资每年就可达8000亿美元。但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期限长,资金回收周期则更长,少则10年、多则30年。相对而言,项目融资的资金来源一般期限较短,传统的银行贷款、保险资金、债券以及融资租赁等期限通常为5~10年。”其表示。此外,还有区内货币支持问题、金融业务服务能力问题、风险管理与化解问题等需多加注意。

  他认为,总体而言,完善的“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体系应该坚持多元、立体以及市场化的要求:将多边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和国内外投资者都纳入进来;充分利用各层面资金来源和各类型投融资产品及工具,构建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资金价格、运作机制和经营管理要坚持市场化原则,提升可持续性。

  为支持“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规划落地,2016年中国银行将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机构整合进中银香港,整合后第一年,上述地区的新增授信就较上年增长202%。(编辑:闫沁波)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