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13日13:47 陆家嘴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陆金所这6年:你只看到我们15的努力成果

  文/计葵生 摄影/昆特

  六年之前,陆金所开始设计自己的公司、自己的策略。

  陆金所到底做了什么?五六年之前,我们是做P2P,我们的能力是大概知道借款方从哪里找。我们有风控模型。我们有明确的法律关系,可以让信息流、资金流运作。一开始陆金所就是做一个桥梁。

  我们很快发现一个模式。我们的借款方,基本上都来自三级四级城市,到今天我们70%~ 80%的借款方也还都是来自三四级城市。我们的投资方,70%的资金来自四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投资的“人数”比较多,人可以来自二级三级城市,可是按钱来算,大部分的“钱”都是来自这四个城市。

  我们发现其实一个平台,就是做牵线的服务,在不同城市,扮演不同角色。

  投资方永远是多的

  陆金所一开始非常担心,把借款放上来,没有人投资。陆金所刚开始大概有30个人,第一天把借款需求放到线上,所有人站在PC旁边等,准备好自己买,因为我们怕客户不会来。

  事实似乎是产品永远不够卖。无论我们找到多少借款方,投资方永远是多的。所以我们前两年的每天经营时间是5分钟。昨天找的借款方,早上9点全部放上来,9点05分……结束了。这不太像一个互联网平台,大部分的时间,客户来看——空的。

  所以我们发现互联网科技,一定要有开放的模式。到今天我们还是做P2P,可是P2P只占我们整体业务量的10%。真的要把一个互联网平台做大,你需要产品多元化,平台要开放。

  金融科技的思路不是电商。金融科技必须要和很多外面的公司一起合作。我们资产合作方已经有300多家,合作的投资机构也有200多家。

  金融科技就是要做到让客户到平台投资,得到的结果是优于线下的。线下的理财经理,个人只能掌握有限的金融产品。因为金融科技你拥有了更多的数据,你给客户推荐的产品,可以优于线下模式。

  四万线下员工确保借款人真实

  在资产端,借款人会考虑两个东西,一个是融资成本;第二个会考虑速度。

  P2P业务最开始是无抵押贷款。借款人到平台,要借5万块、8万块。你说我们的融资成本是市场最低?它可能不是。但客户从申请到拿到钱的时间,大概是平均不到24个小时。申请完了,马上可以拿到钱。很多融资方是看速度、看时间、看方便。

  可能一般的个人到银行去申请贷款,要去两次。一次去带着身份证,信息不够,还要去第二次。平均花费时间可能要10到20天才能拿到贷款,所以我们在这方面竞争模式靠速度。

  可是,我们最大的一个难点,是国内征信的资料真的是很少,我们平台申请贷款的人大概只有40%~50%在征信系统中有数据,大概不到一半。50%~60%的人,是没有征信数据的。

  我们为了判断借款方是真实的、他提供的资料是真实的,平安普惠有500个网点,分布在275个城市。平安普惠线下的员工,为了确保借款人的真实性,有4万人。

  确实,今天的金融科技,投资方完全是线上的;在资产端,为了确保真实性,确保信息的安全性,我们还需要一个很大的线下团队。

  我们也有借款客户是从线上来的。我们有一个产品是纯线上的,大概五六千块额度。没有征信,没有任何资料也可以贷款。我们第一次做的时候,一开始坏账率30%多,欺诈率非常高。

  很多纯线上的模式,其实要经过几次的测试,要积累一定的经验。

  到现在,我们的P2P业务,它的坏账率在4%~5%之间。我们估计,这个数据里面,还有三分之一完全是欺诈。

  已经用了4万人,来确保进来的人是真实的,资料是真实的。用了各种方式,可是还是有坏账,其中三分之一与欺诈有关。

  所以到今天,金融科技最核心的一块是风控。为什么我觉得未来科技对金融影响会更大?因为我们在社会上可以用的外部数据,每一两年增加一倍。这也会对金融带来很大的影响。

  40岁金融人才VS 30岁互联网人才

  你要找到一个有经验的、有身份的、有影响力的、金融背景的人,他肯定是40多岁了,甚至是五十出头。很好的互联网科技背景的人,他可能是三十出头。

  我们的原则是这样子,做金融的人,很聪明,可以想法很多,可是你要先说服自己的科技团队“你要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你能够说服我们自己的技术团队,那我就相信,你设计出来的东西,客户看得懂。如果我们的科技团队都看不懂,那客户更看不懂。

  这个过程很重要,就是设计新产品的流程。

  这个过程一定要让所有的冲突、所有的想法、所有的争论,在内部出现。多花几个礼拜的时间去争论是OK的。真的设计出来,就要优化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到我们平台上去。

  所以在金融科技里面,一定要找到几个核心关键的地方,做一个桥梁,让双方接触,但不是每一天直接合作,因为文化还是有一点不同。不同专业做不同的事情,这很重要。

  当然以前有一个问题也讨论了很久。我们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吗?我们是金融互联网公司吗?我们应该有哪一种文化?我记得我们有一个同事做了很好的总结,他说这个问题我们不要讨论,我们是做创新的公司。

  金融科技最难点在于它一直变

  我这里想问一个难题:莎士比亚,他的戏剧,你们有看过几个?是不是有看到5个,看到10个,其实他写了191个。贝多芬的曲子,我们可能有听过20个,但他一共写了650个。

  有一个人做了一个研究蛮好玩的。他研究这些能力很强的人,发现了两点:第一点,这些“牛人”的一生尝试创作了很多作品,在他们创作最密集的短短三五年时间里,可能获得最多的成功作品。第二点,在研究了这些创作者亲笔写的信件后,他发现他们本人很认可的作品,也许反而会失败;他们本人觉得不能成功的东西,也可能很成功。

  所以你即使预计到科技会变化,其实在设计的时候,你真的不会知道哪个会成功,哪个会失败。

  你大概会了解到,你的客户需求在哪里,你可能会了解科技可以带来的一些优势在哪里。但是最后把它们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很好的市场,你真的可能要做20个东西,才会有一两个成功。你要非常密集地、非常快地做出来这些东西。

  我们公司现在主要的团队有2000人,里面大概有1200个是科技背景、互联网背景;有800个人是金融背景的,都在努力尝试各种变化。

  你今天看到的陆金所,我们做了6年,看起来做得比较大。我可以告诉你,现在你在陆金所看到的产品,也只是我们付出努力的大概1/5。很多东西我们做着做着,做了三个月,后来发现,做不下去。

  其实金融科技最难的地方,就在于这个东西一直变。所以我觉得讲到金融科技,讲到创新,能够接受改变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点。

  变不是坏事,失败不是坏事。而且即使是失败,如果是早一点失败,是好事。早一点学习,也是一个好事。

  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在全世界是最快的。你现在看到的东西,变化才刚刚开始。科技对未来的金融影响会越来越大。

  做了六年之后,做得越久,我觉得能预测未来的能力是越来越少,为什么?因为它的变化速度在加快。

  (本文为陆金所联席董事长兼CEO计葵生参加普华永道You Plus特训计划“领导力嘉宾演讲”活动时的发言,编辑有删减。)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