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13日13:47 陆家嘴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虚伪的成功学

  文/小颜君

  “为了你相信的东西,刻苦奋斗;保持你的梦想远大,减少你的焦虑。你不必做得比你能做的更多;只要每天都在进步。”

  每天早上的朋友圈,常常被类似上面的话占领,他们也许是各类微商代理创业者,或者是客户经理、理财师。

  这里无意针对什么职业和身份,其实他们中的一部分还是很成功的。

  令人觉得矛盾的是,社会发展非常快,人工智能已经打败了被认为是最聪明的一群人,并且向医疗、汽车、金融等各领域强势入侵。不过,有些东西一直没变,比如心灵鸡汤,几百上千年前是田螺姑娘这种故事,现在则应该叫作成功学。

  语言文字自有其魅力,对于成功格言、情怀类的表达,本身是很有拿来自勉、共勉的需要,再加上成功偶像的加成,有助于自己设定目标,并坚持自己的行动方式和原则。不过,一些快销和保健品对成功学的渲染方式比较奇怪,而且最主要的是,没什么说服力,如果不是为了工作和营销的需要,应该不会有太多人当真。

  最早一次让我对成功学感到非常不适应的,是有一次以媒体人身份去围观一个企业家组织培训,入场安检做得十分严格,甚至出动了大型狗,但培训内容让人非常意外,大概就是先一起跳操,然后还有参加培训的企业家或其子女上去大喊成功宣言……

  没有坚持完全场我就默默走了,因为各种环节实在让人尴尬,难道这就是代表中国经济活力的民营经济吗?再默默看一眼行情软件,好像对于价值投资,也不是那么相信了。

  再后来因为一些机缘,我又不得已加入了这类培训,因为是作为员工领导力培训的内容之一。就像西方宗教里说的,每个人都有原罪,在这些课程里,每个人都存在大把的问题,内心的迷茫与压抑,急需一个课程里营造的“安全”环境,来作为宣泄的出口。

  课程里有许多正确的废话,例如要突破舒适区,要关注身边的人,要打开自己的胸怀之类,老师说,“你们这些高学历的人有一堆问题”,并表示自己“带过不少厉害的企业家”,但用的还是牛顿和他的苹果这种老掉牙的假故事,还有简化了的“囚徒困境”式游戏,夹带各种宗教、哲学、心理学,当然最主要的构成还是成功学,告诉你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只要有一颗想要成功的心全世界都会来帮你——“相信相信的力量”,“人生是一场自我预言”。

  让人费解的是,这些正确的废话,可以发展成一门高费用的课程,而且,按课程里所说,还让很多人,包括企业家、高管改头换面,完成了人生的蜕变。

  这大概也能折射一些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一方面是技术快速发展,不少人被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冲击得忙不过来,唯恐落后于时代地保持学习;成功学又好似灵药令人着迷,参与过的人还神秘地三缄其口,表示这对人的好处,只有真正用心体会了的人才能懂。

  成功学培训里还会教导你一些无谓的坚持,比如每天早上定时发一段文章开头那样的鸡汤,美其名曰是在挑战自己的守时和自律。早起是个好习惯,不过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无论是早读、晨跑或者去听一段自媒体语音。

  并不是每一事都有坚持的意义,有句鸡汤也说,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错误的坚持和轻易的放弃。好在这个时代,真正的代表知识、智慧和圈子的选择,还有很多。

  课程最后,需要参与者突破自我,勇于建立与人的连接,落地下来,一般是推销课程或产品,新一轮的成功学影响又由此开始。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