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7日 10:29 中国金融杂志 

  本刊记者 孙芙蓉

  ——访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微博]

  记者:今年两会代表委员谈论最多的是未来五年我们怎么发展。首先请您谈谈要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目标,我们面临哪些优势,今年我国经济的前景和挑战是什么?

  李稻葵:《政府工作报告》描绘了“十三五”期间的发展蓝图,到2020年中国GDP达到90万亿元,这是一张非常令人期待的蓝图。《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了一张很精细的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施工图。2016年实现GDP增长6.5%~7%,底线是6.5%,我认为完成这个目标问题不太大。把6.5%作为底线也是和整个“十三五”期间GDP的增长目标——6.5%相契合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将GDP增速设为一个数值,而是设定了一个区间,我想有这样两层意义:一是政府认识到目前中国经济运行受到了很多因素包括来自于国际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充分考虑其复杂性;二是设定一个相对宽的区间目标,各级政府以及相关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策,避免“一刀切”现象。

  完成“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我们具备三个有利条件:一是我们有稳定的支持市场经济发展的政府。政府态度非常明确,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二是中国对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已经充分开放。三是人力资源方面,规划在“十三五”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要从10.23年提高到10.8年。这之中,只要改革到位,给“仍想工作、身体好”的人以工作机会,那么有效劳动供给还可增加。

  今年中国经济有两个亮点:一是房地产,整体上讲,虽然库存严重,但是到了年中,情况就会有所缓解。2015年地产投资零增长,今年预计增长4%或者5%。二是到了下半年,“二孩政策”一定会带来一批新生婴儿,初步估算是200万人,他们带来的消费绝不仅仅是二孩本身,住房、汽车、保姆等需求都会随之增加,这大概会占GDP的0.2%,所以,我认为下半年GDP增速会上升一点。全年GDP增速会在6.7%左右。

  今年我们面临的挑战有两个:一是国际形势可能会有些波动,尤其是与我们有贸易联系的经济体会有波动,如俄罗斯、土耳其及东南亚地区。二是去库存、去产能的过程会对经济带来一定收缩的压力。同时,我们今年还有一个“利空”。股票市场尽管2015年下半年出现了波动,但是全年涨了9%,这导致2015年金融业GDP增长了15.9%,今年这个数据会下来一点。总之,如果改革能到位,如果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能够到位,国有企业改革能够落地,整个经济有可能在2016年见底,2017年往上走,但是这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记者:对于2016年人民币汇率前景,国际上有很多看空的声音。前不久您谈到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将保持基本稳定,2016年贬值不会超过0.5%,请您具体分析一下如何才能做到合理管理预期、合理管理资本流动?

  李稻葵:人民币汇率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国际上有些声音认为人民币会贬值,有两种观点。

  第一,认为中国政府想通过人民币汇率大规模贬值来稳定经济,刺激出口。这个说法站不住脚,原因一是中国现在还是一个贸易顺差国,我们的货物贸易顺差2015年6000亿美元,占GDP的50%多,预计2016年出口增速微弱正增长0.2%。考虑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止跌的背景,预计2016年进口跌幅将收窄至-2.5%,贸易顺差会略有上升,由6000亿美元上升至6400亿美元,约占GDP的5.8%。这种企稳将为汇率稳定创造有利基础。二是人民币汇率政策应当非常明晰地向全世界宣示,我们稳定对于一揽子货币的汇值,每天公布人民币对于一揽子货币的汇值。为什么这个重要?原因是汇率市场打的是预期。我们反对把境内外汇跟境外外汇汇率对标,现在市场往往有一种情绪,看人民币境外汇率,如香港、伦敦人民币汇率比较低,就认为境内应该追低。我们应该反过来做,稳定境内汇率,让境外市场追我们境内市场,毕竟内地是我们人民币的主流市场,是大市场。

  第二,认为中国金融和经济的“硬着陆”不可避免,因此带来汇率贬值,导致资金纷纷外流。这种说法同样也站不住脚。中国固然有一些呆账坏账,确实有一些杠杆要降下来,包括企业的杠杆,但是,中国金融业的发展状况和2008年美国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如,我们的银行并没有把发放给企业的贷款再去打个包,用这个包作基础再去发行一个衍生产品等。我们的债就是搁在银行手里的,我们的房屋贷款也基本是在银行手里的,很少有证券化的。即便证券化了,也没有搞衍生品。国际上也没有买我们银行的次级债。也就是说,中国的所谓金融风险是不会像它们那样互相传递的。

  记者:新任证监会[微博]主席刘士余谈到,2015年股市异动中采取的措施防范了系统性风险,为修复市场、建设市场、发展市场赢得了时间,目前市场已进入修复状态。关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您怎么看?

  李稻葵:金融市场的波动对当前中国经济的运行和转型升级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首先,当前中国股民人数高达1亿。股票市场短期快速的下降直接对相关家庭形成了心理冲击,影响着他们的消费。股市问题已成为影响民生和消费升级的问题。其次,中国经济金融结构空前复杂化,大量的银行和企业直接或间接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股价下降直接影响银行、保险、信托等机构的资产质量。最后,股票市场与汇率市场如果形成负面互动,将会直接冲击中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这是前一段时间人们所担心的。从2015年6月中旬到年底,上证指数下降了31%,今年年初至2月26日上证指数又下降了22%,与此同时,诸多因素导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2015年以来贬值约6%。

  如何打赢金融稳定的硬仗?首先得找准问题所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成熟是一个重要原因,包括不完备的交易制度、不完善的市场体系、不成熟的交易者、不适应的监管制度。比如,一些公司并没有按照招股说明书所说的那样将募集资金投资于企业发展,一些公司造假,一些市场人员从事内幕交易。

  从长远来看,中国股市必须加强监管,严厉打击那些内幕交易和不合理行为。为此,特别建议成立证券检察院和证券法院,将所有关于证券违规的检察与审判集中办理,防止上市公司所在地机构插手案件审理,大力强化执法力度。比如知识产权法院在广州、上海初步的试点效果都很好。还有海事法院,处理国外在海上发生的纠纷,也是独立的,效果也很好,在国际上备受尊重。我们现在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和打击违规者主要是靠证监会,但证监会并没有司法的功能和权力,最多只能给予经济及行政裁决。对于金融犯罪,一定要用刑事手段,这也是国际上的基本经验。目前,影响金融证券市场运行最核心的问题是司法问题,这也是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反复出现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建议未来要加强金融方面的司法人才培养,对从事金融司法的人才,给予更好的工作待遇和社会地位。

  从短期来看,应当建立一支较大规模的资本市场稳定基金,事先确定规则,借鉴香港特区政府1998~1999年经验。比如,可确定一个机制,在沪深300的市盈率巨幅下跌时,资本市场稳定基金就及时果断入市;待市场恢复之后,该基金的盈利可以注入社保基金,或者以一定的折扣公开发行,还富于民,从而稳定股价。比如,盈富基金是香港特区政府1998年“汇率保卫战”的副产品,其成立目的就是为了“消化”“汇率保卫战”后积聚的大量“官股”,用于维护香港金融市场的安全。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推进上市公司注册制的话,必须辅之以更加严格的事后监管制度。注册制大大减少了审批过程中的寻租空间,但是公司上市后的监管也必须大大加强,尤其是要强力清理靠弄虚作假上市的公司。这就好比一旦取消了高考,大学必须严格把关每门考试,勒令考试不及格的学生退学,才能保证毕业生的质量。所以,注册制如果要搞的话,我认为是要有先决条件的。按照注册制上市的企业,监管要加强,可以专门搞一个注册制上市公司的监管机构。总之,注册制要谨慎,不能盲目出台,熔断机制更不宜轻易推出,否则容易引起股灾。证金公司起到的作用目前来看与香港的盈富基金差不多。

  记者:前面您谈了对股票市场及其监管的建议,那么对整个金融监管改革,您有怎样的看法?

  李稻葵: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在2014年约7.32%的水平上继续增长,2015年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8.5%左右。金融如此重要,因此一定要稳住金融市场,不能让市场出现过大的、夸张性的风险。如果出现了过大的金融风险,就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改变现有的分业监管模式,整合为统一的大金融监管。当前,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经形成了一个混业经营的态势,同时现在金融综合化已经大势所趋,形成气候,也需要综合监管来适应。

  对于银行来说,首先需要把呆账搞清楚。破除刚性兑付,市场才会稳定,我认为这是当前金融的一个大思路。商业银行的战略要不要变?现在银行经常说互联网对它们的冲击比较大。我认为对银行而言,互联网是有冲击,但是商业银行首先要做的,是配合国家的去产能政策,清理不良债务,不能一错再错地累加不良,这是对银行的第一要求。但是这样一来,有可能银行的盈利就下降了,并且会影响到股票,进而会影响到整个股市。所以管好金融调整是重中之重,一定要有纠错机制。

  另外,还要高度关注投资者情绪,管理好投资者预期。今年中国金融市场可能还会有一些波动,从股市到债券市场甚至P2P市场、理财市场。当然,对投资者来说,一定要有定力,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在全球范围内是数一数二的,中国的金融有实体经济作为后盾,不会出现大的问题,相信有定力有耐心的投资者的收获一定远远大于那些易恐慌的投资者。

  记者:对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竞争的问题,最近口头争论似乎有些减弱,但实质性的竞争愈演愈烈,请您谈谈银行业应当如何应对这个问题?

  李稻葵:我认为,互联网金融应该发展,但是再发展也离不开线下的传统业务。因为说到底,金融最核心最赚钱的部分是人与人之间见了面,信息沟通了,交易才能做成。互联网金融现在搞的是标准单一的产品,比如P2P产品、理财产品。在标准化的背后,基础是人和人的接触,总得有人去。比如,我到你的企业去看,你的企业行不行,靠不靠谱,这个工作是基础性工作,是产生价值的,这离不开传统的银行,是需要信贷员去做的。比如,很多P2P公司必须要雇工作人员,到各个客户去调查。互联网只是一个技术,不会取代传统的金融。它只是使得信息更加容易传递,使投资者更加容易了解金融产品的内涵。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不用担心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产生巨大的冲击。这和零售业不同,互联网对零售商店、对线下的商店有冲击,但是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冲击远远比它小。因为金融的本质是信息,光靠网上去交朋友、找对象,成功概率不高。之所以零售业担心互联网的冲击,是因为零售产品是标准化的,但是金融产品比零售产品复杂得多。

  银行的本质是处理或者产生金融信息,是可以向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的。一个银行判断这个企业不行,不能给它贷款,这个企业便很难生存下来。这就是信息,让银行避免了大量损失。银行贷款与否,就是根据信息判别的,而这个信息是靠信贷员到企业花好多精力获得的软信息,这个软信息能够保住大笔银行信贷资产。互联网交易的是硬信息,大数据搞的是硬信息,硬信息不值钱。当然,硬信息多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某些软信息。但是说到底,软信息是最宝贵的。所以不要担心传统金融会像实体店一样被电商干掉。

  记者:今年年初以来,国际金融各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非常大,甚至过于敏感,比如中国春节后黄金价格下跌,很多人将原因归咎于某国际投行的一个报告,您对国际金融市场怎么看,您认为各市场之间的变化传导是怎样的?

  李稻葵:说到国际金融市场,为什么我们不能对市场起主导作用?说到底,还是中国的金融机构和学者对国际金融市场的软信息处理能力还跟不上,我们很多业内人士的国际视野还有待提高。现在,我们的企业家、金融机构要关注国际环境,因为国际话题就是中国话题。黄金市场就是个明显的例子,本来是要一路上去的,结果因为一个报告就下来了。这就是国际化。实际上,我们在某些大宗商品方面的话语权已经在影响国际市场了,应当说市场变化倒逼我们必须提高对市场的关注和研究能力。

  还有,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实体经济与金融的高度融合,二者已经完全无法分开。比如,如何完成国家提出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这些任务的解决哪一项不是金融问题呢?这些问题也要在经济与金融的融合中才能解决。

  欧洲经济的复苏基本上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现在又碰到了难民问题。对于英国脱离欧盟,综合分析来看这种可能性不是太大,因为离开了欧洲的统一市场,英国的损失会很大。美国经济转好之后,货币政策会发生变化,通过货币政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也就是二级影响,反而超过实体经济恢复的影响,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美国下半年可能会加息,加息会通过金融市场对中国乃至其他国家产生巨大影响,这个影响又反过来影响美国。

  而对美元唯一能够产生威胁的,除了欧元就是人民币。因此,这一轮人民币如果能够相对稳定,就会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如果人民币能够稳定,大家就会觉得人民币是可靠的,以后就会愿意用这个货币。这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考验,如果能够顺利通过的话,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就会真正建立起来。■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