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革军
从管制经济到现代市场经济,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利率市场化从启动到最终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历时19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从建立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到现在已有22年,资本市场从证券交易所成立至今也已26年,但是金融市场的市场化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总体看,我国渐进市场化改革已有三十多年,各种要素、商品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市场体制机制,并积累了管理市场经济的经验。但通向现代市场经济之路仍然充满挑战,仍然面临诸多复杂性、不确定性。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深入的综合改革。股市和汇市的异常波动只是各种矛盾的综合体现。
问题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各种争论。有的将这种波动归之于政策,有的认为是市场必要的调整,更多的认为是结构性问题在市场上的反映。这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的本质和规律。市场就是市场,市场波动根本上是供求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的反映,也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只有从历史、比较和动态的角度分析,才能了解市场所处的阶段;只有用市场机制才能解决市场中的问题。
人们往往把取消或放松价格管制当作市场改革的里程碑,但无论商品市场还是金融市场,放开价格并不意味着市场化改革的完成。真正的市场化应当具有完善的价格形成机制,形成富有深度和广度的市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从而使市场更具弹性和韧性。一个完善的市场,绝非一放了之、一放就灵,而是需要相应的规则,包括准入规则、竞争规则、交易规则和退出规则,也包括规范市场主体活动的各种规章制度,如法律、法规、契约和公约等。同时,还要有合理的市场结构,以利于相互制约和平衡,从而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正因如此,每项重大市场化改革出台后,有关部门都会制定一系列配套实施细则,培育相关主体、客体和中介。就金融市场而言,无论利率、汇率市场化还是资本市场改革,都并非单纯放开管制,而会有一系列配套改革和完善机制。
现行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是相适应的,并且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是,面对新的经济环境和增长态势,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改革的着眼点是建立健全金融市场机制,用市场完善市场。从传统的软预算约束到预算硬化,我国市场自我约束能力不断增强,但包括企业和银行在内的经济主体还没有完全摆脱政府依赖和路径依赖。多次的剥离、分离、划转、重整和转换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容小觑。用市场办法深化产权制度、契约制度、出清制度对结构性改革尤为重要。这是在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改革中难以回避的,也是政府主导型改革转向市场导向型改革的新命题。
经济资本化是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重要路径。多层次资本市场是推进经济资本化的关键,也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动力和潜力。资本化具有多重效应:破解结构性问题,促进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改善企业脆弱的融资结构;带动创业创新,助推经济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一个成熟的市场需要理性的参与者。政府、企业和机构、个人在市场中有着各自的角色和作用。处理好彼此的关系,需要深化对市场的认识,需要加强政策的协调和顶层设计,需要加强投资者和消费者教育,使市场各主体成为理性的市场参与者,共同治理、培育、维护和分享市场。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