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9日13:15 一财网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最新研究成果预计,2016年“三农”互联网金融将有爆发式增长,“十三五”期间“三农”互联网金融增速或将超过互联网金融。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共同发布《“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中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6)》。

近几年我国农村的金融支持的力度在下降。图为甘肃省一乡村间的金融服务点。摄影/章轲

  蓝皮书课题组介绍,基于农业生产需求,对“三农”金融需求缺口进行测算结果显示,2014年,我国农业增加值为53882亿元,全国农户贷款余额为5.4万亿元,也就是说,“三农”的总体资金投入为13万亿~14万亿元。

  课题组表示,从数据来看,近几年,我国农村的金融支持的力度在下降。课题组测算,我国农业贷款余额与农业增加值的比例,在2004年为108%,而到了2014年,反而下降到100%。

  课题组介绍,具体测算其他行业的资金投入构成可知,在工业或服务业领域,信贷资金占全部资金投入的比重大约为70%。如果“三农”领域的资金投入中信贷资金能够达到65%,则2014年的贷款投入需求大约为8.45万亿元。而实际农户贷款余额约为5.4万亿元。因此我国“三农”金融的缺口约为3.05万亿元。

  课题组表示,从整体上看,我国“三农”互联网金融的规模与体量都非常小。以P2P为例,在全国2000家正在运营的P2P网贷平台中,专注于“三农”互联网金融的平台不到10家,而且这几家平台大部分都是2015年新上线的。在2015年之前,除了翼龙贷外,涉足农村互联网金融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主要是一些做众筹的平台,包括淘宝众筹以及其他一些公益性平台,如宜信开发的宜农贷。

  经过对与“三农”互联网金融相关的各个平台2015年发展情况进行整理,课题组预计,2015年,全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总体业务规模为120亿~130亿元,中位数为125亿元,其中包括P2P网络借贷124亿元,众筹1亿元。

  分析显示,从未来发展态势来看,随着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介入“三农”互联网金融领域,以及2015年新涌现的一大批“三农”互联网金融平台,根据公开资料,在2015年,宣布以“‘三农’领域”为重点的P2P平台不少于20家。

  如与翼龙贷模式相近的爱财狼,其旗下“惠农助贷”第一批网点已完成部署,在东北三省农业高产县市开设了108家征信机构。所有线下机构针对借款人都有严格的征信机制和项目审核流程。课题组预计,到2016年底,惠农助贷的征信网点将达到300家规模。未来,公司计划在吉林省、山东省、江西省等10个农业大省,开设千家以上网点,形成覆盖全国农村的战略布局。而“三农”金服、全利网、农泰金融等,都宣布以“三农”领域作为其业务发展的重点。预计2016年“三农”互联网金融将有爆发式增长。

  此前很多研究者认为,“三农”金融具有风险高、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因此难以发展。但课题组认为,最新的一些研究表明,农村的金融风险其实要比想象的小得多。因为农业一直在稳定发展,没有系统性衰退的风险。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保持稳定,对农业金融的安全性发挥决定性作用。金融在农业、农村区域的渗透比较弱,农业与金融行业关联不大,因此,即使区域内或者其他行业出现金融风险,农业企业和农户基本也不会被牵连,可以继续正常经营业务。

  基于此,课题组认为,“十三五”时期,我国“三农”互联网金融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其增长速度将超过互联网金融的增长速度。蓝皮书课题组预测,到2020年,我国“三农”互联网金融的总体规模将达到3200亿元。在“三农”金融领域的占比提高到4%~5%。

  课题组表示,具体而言,农产品生产、流通领域,其互联网金融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其中包括直接生产方面的金融支持2000亿元,以农产品供应链模式衍生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规模(如“三农”众筹、互联网农产品订单质押贷款、互联网票据融资)达到500亿元,农村消费类互联网金融达到200亿元,农资互联网金融达到500亿元。

责任编辑:蔡越坤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控地王”措施将在三季度落地

从热点城市土地市场政策走向来看,既然有“地王”频现的现象,市场也会因此存在系统性的风险,那么,三季度也势必会有相对应的“控地王”的措施,以防止市场出现系统性的风险。

房地产信贷飙升的三大主因

日本当年的房地产泡沫经济导致经济衰退25年之久,至今还没有走出衰退泥潭。美国运用房地产结合金融来推动本国经济,结果酿成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的教训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实体经济的稳定才是经济繁荣的定海神针。

当中国走出去遭遇日本走出去

中国“走出去”海外投资,遇上日本海外投资,将是一场长期的鏖战,不但需要企业自身努力从多角度寻求突破口,同样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援与协助。

金融体系已成为最大土地储备者

聆听“历史深处的马蹄声”,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超级资产沸腾的年代,非理性繁荣的狂飙隐忧深重,有些已经破灭,有些还在发酵。重温当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路径和发生机理,我们才能对非理性繁荣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0